一轉眼,即將迎來2021年的“3.15”。今年消費維權的主題是“守護安全,暢通消費”。作為從事零售經營的零售戶,每天直接和消費者打交道,對“3.15”如何認識,又該怎么做呢?最近筆者走訪了周邊幾位零售戶,下面請聽聽他們的說法。
期盼篇:政府部門重拳出擊,筑牢安全屏障
零售戶周衛康:作為零售戶,只有商品質量過硬,安全可靠,才能贏得消費者支持和信賴。其實許多商品質量問題是源于生產商,而在供應商面前零售戶又是消費者,零售戶一旦遇到問題商品自己也是受害者。因此我非常期盼政府職責部門重拳出擊,以有力的舉措筑牢消費安全屏障。
保護消費者消費權的安全則是法律賦予政府相關部門的神圣職責和義務,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要保障。隨著社會發展,各種新消費形勢不斷涌現,消費風險加劇,諸如網購、網貸、股市、保險等都存在不同程度風險,希望金融、銀保、執法等部門要加強監管,著力保障消費者人身、財產、個人信息安全。希望消協、律協要充分發揮消費維權平臺作用,暢通消費者維權通道,密切聽民聲,關民情,積極幫助受害消費維權。政府要著力督促行業自律、企業誠信,保障消費暢通,重拳打擊制假販假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營造安全便利消費環境,讓消費者能消費、愿消費、敢消費,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增長,助推我們零售經營發展。
當然作為零售戶自身,也應該自覺地參與其中,增強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意識。在日常經營中要始終把消費者權益擺在第一位,這樣才能增強顧客信任感,助力經營發展。
行動篇:換位思考,將顧客利益擺在第一
零售戶宋松華:在社會大家庭中,每個人都是消費者,我們零售戶亦然,也需要消費。我在日常消費過程中,時常帶著美好心情,滿懷興奮去消費,卻未料也會遭遇這樣那樣的“坑”。比如辦了充值卡,還沒使用完店關門了,老板杳無音信,卡里的錢打了水漂;就餐買單時發現多算了費用;網購的食品吃出異物,還有過量添加劑、防腐劑、染色劑、注水肉……舌尖上的安全讓消費者膽戰心驚。顯然之所以造成這些“坑”,有的是不良商家所為,有的是行業潛規則,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受害的都是消費者。
我作為一位零售戶,在日常經營中經常換位思路。始終告誡自己,絕不能把自己曾經受害的損失轉嫁給無辜顧客,相反還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想顧客所想,急顧客所急,憂顧客所憂,視顧客為上帝,經營中始終以顧客為中心。堅持誠信經營,熱情待客,必要時還要教顧客學會維權,鼓勵暢享消費強音,傳遞消費維權的正能量。比如教顧客如何辯別卷煙真假,看清條碼判斷生產日期;提醒顧客市場哪些酒市假貨多,謹慎購買;教顧客看清飲料商標,防止一字之差上當受騙等。
我在日常經營中始終把顧客利益擺在第一位,嚴把商品進購關,堅持從信譽度好,知名度高的供貨商處進貨,并及時索要發票,從源頭上杜絕假冒偽劣品混入柜臺。以卷煙為例,始終堅持從煙草公司進購,確保卷煙品質,做到明碼標價,讓顧客明明白白地消費。謝絕回購禮品煙,拒絕網購煙,堅決不參與真煙非法流通活動。10多年來用自己的真情對待每一位顧客,用自己的真心做好每一個細節,為自己贏得了較好的贊譽和口碑。零售經營輻射到周邊十多里范圍內,生意一直紅紅火火。
堅守篇:不忘初心,與消費者一路同行
零售戶周芳芳:近年來,盡管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消費安全問題,依法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舉措幫助消費者維權,媒體加大損害消費權益事件的曝光力度,執法部門加大監管和查處力度。但是在利益的誘惑和驅動下,一些不法商家和經營者依然存在,侵權事件時有發生。因此消費安全和權益保護問題始終在路上,十分期待行業黑幕的知情者,消費欺詐行為的受害者,都能勇敢地站出來說出心酸的消費體驗、難言的消費過程、不堪回首的消費經歷。期待消協、律協等組織幫助消費者維權、打假。
我作為一位有著近20年經營經歷的零售戶,一定堅守當初開店經營的“誠信經營,顧客至上”的初心,與消費者一路同行。我認為誠信是一種品格,是一種責任,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文化傳承。零售戶理應誠信經營,承擔起《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經營者應盡的義務,切實維護好消費的利益是自己的職責。用一顆真誠的心,過硬的商品、優質的服務去精心塑造自己“品牌”,贏得顧客信賴。要做到堅守初心,首先要求自己正確看待名利,淡漠名利,依法合理賺錢,絕不賺取不義之財。與消費者一路同行,就是要求心中裝著顧客,時時刻刻為顧客著想。在今后的經營,我將一如既往,不忘初心,默默前行。
塑造優質公信力,打造誠信消費環境。一方面需要聚合政府、媒體、企業、消費者等社會各界的力量,齊心努力,共同構建消費新環境。另一方面需要經營者誠信經營,用誠實守信打造品牌形象;引導消費者依法主張自身權益,積極行使監督權。衷心感謝三位守法零售戶,希望更多零售戶向他們學習,一起為“守護安全,暢通消費”而做出自己的努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愿誠信經營者,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