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消息,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對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十薈團、食享會等五家社區團購企業不正當價格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其中,除食享會被罰款50萬元之外,其余四家社區團購企業分別處以150萬元罰款。
據悉,2020年下半年,部分社區團購企業利用資金優勢,大量開展價格補貼,擾亂市場價格秩序,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2020年12月中下旬,市場監管總局直接對5家社區團購企業立案調查。
經市場監管總局調查,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十薈團、食享會這五家在市場中占有較大份額的社區團購企業,存在以下行為:
一是通過巨額補貼,存在以低于進貨成本銷售商品的“低價傾銷”行為。該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的有關規定,構成了低價傾銷行為。二是利用價格欺詐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該構成了價格欺詐行為。
市場監管總局決定依法對5家企業低價傾銷、價格欺詐行為,共計處以罰款650萬元。
對此,網友表示:
2020年,社區團購成為最火商業賽道。數據顯示,阿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年內融資次數已超過19筆,融資額超過170億元。資本熱捧的同時,壟斷、偽需求、引發行業亂象等質疑之聲也蜂擁而至。
拼多多、滴滴、美團、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帶著它們的錢、人和互聯網思維親自殺入社區團購賽道:“1分錢一袋食鹽”“9毛錢一份青菜”“1分錢一個橙子”……隨著資本的入局,越來越多的社區電商平臺再度打起價格戰。
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出臺社區團購新規。
2020年12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互聯網平臺企業參加。
會議提出互聯網平臺企業應嚴格遵守“九不得”,其中包括“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不得實施沒有正當理由的掠奪性定價、拒絕交易、搭售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
所以,針對現有社區團購平臺的一些惡意競爭、低價促銷、哄抬價格等違規行為,進行一些管控和處罰也是就順其自然了。
社區團購逐步規范化
地方團迎喘息機會。“巨頭通過資本消滅不了地方團!”眾多社區團購從業者始終堅信這點。2020年,社區團購被資本挾持,地方團購岌岌可危。雖然與全國性平臺相比,地方團規模尚小,資金實力欠缺,融資也不容易;但是他們有著無可替代的成本、倉儲、客情等優勢。不過在政策的監管下,地方團獲得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社區團購普及度達到高峰。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續的資本的涌入下,過去的一年社區團購的社會普及度達到了高峰,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參與其中。
社區團購成為新型渠道?!皭阂獯騼r格戰,擾亂市場正常經營的可恥行為?!闭驹诮涗N商層面,其實大家并不是反對社區團購這一新生事物,更多反對的是補貼和惡性競爭。畢竟,當年的互聯網電商也沒有干掉經銷商群體。未來,在市場經濟本身的調節和反壟斷的管理之下,社區團購肯定會逐步規范化。
當下,以社區團購為代表的新零售不管最終走向何方,對于投身其中的食品廠商來說,零售的本質仍將以消費者價值為導向,做好銷售與長期品牌建設的平衡,才真正贏得市場與未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