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部分社區團購企業利用資金優勢,大量開展價格補貼,擾亂市場價格秩序,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經查,幾家企業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了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二)項規定;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
2021年3月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對五家團購企業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據了解,市場監管總局對社區團購企業作出行政處罰,主要基于以下考慮:隨著各大互聯網平臺企業大舉進入社區團購市場,秩序不規范、操作不合法等問題也日益顯現,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一是采用不正當手段擠壓線下社區經濟市場,容易造成秩序混亂,影響社會穩定。互聯網平臺企業利用資金、流量優勢進軍“社區團購”,以低于成本的價格爭奪市場,會給小商販、社區便利店等線下社區經濟模式造成沖擊,帶來明顯負效應。
二是大型互聯網平臺企業存在“燒錢搶市場、壟斷后提價”的不正當競爭傾向,容易損害消費者權益。短期看,相關企業競爭前期實行“補貼”策略時消費者確實能以較低價格獲得短期實惠。但占領市場后,相關企業很可能大幅抬高價格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
三是不正當價格行為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社區團購平臺普遍存在巨額補貼、低于成本價銷售商品等問題,部分社區團購平臺更是采用價格欺詐手段誘騙消費者。上述行為嚴重侵害其他經營者的正當利益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損害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破壞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