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劍作
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系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消費市場的變革,這一借助一定平臺,通過某個興趣點聚集粉絲,向粉絲提供多樣化商品和服務從而實現盈利的銷售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商家所關注。
移動互聯網技術及硬件的發展,使得網絡的互聯互通程度不斷提升,消解了時空壁壘,給粉絲經濟更多發展空間。以網絡為載體的傳播內容、形態、方式、方法等愈發多元,也直接或間接促進了粉絲經濟運營模式的多元化,而不是僅局限于造星領域。
互聯網從業者李旭工作之余在B站成為了一名專門解析互聯網營銷推廣案例的UP主,已經有7萬多個粉絲,視頻的最高播放量達到了6.6萬。
視頻播放量超過1萬時,李旭接到了第一個商家廣告植入的邀約,他痛快地接下了下來。如今,僅靠廣告植入以及粉絲充電、平臺流量分紅,李旭一個月能從平臺收入至少3000元。
目前,B站月活UP主有200萬人左右,其中既有全職,也有像李旭一樣的兼職。而B站大部分用戶在25歲以下,他們是挑剔的一代,也是最愿意為愛買單的一代。
此外,《粉絲經濟4.0白皮書》顯示,在微博95后粉絲群體中,有高達73%的粉絲會付費支持大V(泛指明星、自媒體、品牌、達人等在社交媒體上有一定粉絲基礎和傳播影響力的賬號),他們付費的渠道不外乎三種:購買代言產品、支持本人作品和被大V賬號推薦種草。
多元化的收入等元素疊加,造就了Z世代較高的消費能力。誕生于互聯網高速發展時期的他們,也培養出了不同于父輩的消費習慣和審美趣味。鑒于Z世代不會輕易改變的消費偏好,以及隨時間增長的消費自主性,很多商家都瞄準了這座“財富金礦”。
從傳統的愛優騰到二次元起家的“小破站”,從明星代言照單全收到更愿意接受小紅書KOC(關鍵意見消費者)推薦,了解流量變現方式、擁有強烈表達欲的Z世代不再迷信強勢內容載體,更愿意為自己喜歡的文化與產品內容付費,無論在哪個平臺。
這一切都在表明,粗暴利用粉絲經濟變現已難成大勢,更精品化、更優質的產品才能俘獲Z世代的心。
據36氪網
聲音
圈粉之道
四川沐川縣零售客戶 鄒云秀口述?康宇翔整理
近年來,筆者借助打造靚店、直播帶貨等形式為小店成功圈粉,提升了銷量,收獲了口碑。在此將圈粉之道分享給大家。
“始于顏值”——小店粉絲中最龐大的群體是“路人粉”,他們大多因為店鋪的高顏值進店,進而成為粉絲。我的店位于縣城繁華地段,每天人流量很大,為了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請專業人士設計了別具一格的中國風招牌,將店內裝修成體驗式展廳,劃分為陳列區、體驗區和休閑區,每個區域風格各異。同時店鋪外墻全部改用落地窗,讓過往顧客一眼便能窺見店鋪全貌。
“陷于才華”——圈到“路人粉”后,要通過展示店鋪“才藝”固粉。我在線上通過會員群、朋友圈分享產品文化,推薦明星產品,不斷刷存在感。線下定期組織新品品鑒會、交流會,了解顧客需求,維護客我關系。同時,通過老帶新等形式,不斷增強“吸粉”能力。
“忠于人品”——誠信經營才是將粉絲轉化為“死忠粉”的關鍵。隨著小店人氣越來越旺,有時會遇到上門推銷卷煙的不法分子,面對他們的花言巧語,我會嚴詞拒絕,并立即向當地煙草專賣局舉報。為此,我還專門把舉報電話和誠信經營的注意事項張貼在卷煙陳列區,邀請消費者監督。我始終堅信,只有以誠執業、真心待客,才能維護好在粉絲們心中的形象。
今年,我打算在店鋪中央打造美食區,搜羅當下網紅美食,讓顧客試吃后滿意了再買,讓小店的圈粉引流能力更強。
“實力寵粉”贏得信任
江蘇淮安市淮陰區零售客戶 李玉口述?郭書璇整理
在粉絲經濟鏈條里,粉絲是核心,只有“實力寵粉”,充分滿足粉絲的利益和需求而建立起長久、穩固的信任關系,才能保證熱度不減。
我認為,在日常經營中,把握好粉絲經濟的這一理論,為店鋪粉絲提供一系列個性化服務,才能保證其黏性。例如,在非煙單品上給粉絲優惠到探底價格,并做到保質保量,從而收獲更長久、更深層的口碑和信任;活學活用在零售客戶誠信互助小組活動中學到的真假煙鑒別知識,向粉絲傳授真假煙鑒別知識,用專業構筑起信任之基;學會換位思考,站在粉絲的角度思考問題,在進貨及策劃活動時,優先考慮粉絲的意見,讓粉絲感到被尊重;“有舍才有得”,學會從多種角度向粉絲讓利,可以持續強化消費體驗,讓消費者更加信任商家。
以顧客為中心“實力寵粉”,逐漸與粉絲建立起長久的信任關系,何愁生意不紅火?
評論
給粉絲一個裂變的場景
李揚
肯德基也許低估了二次元圈子的消費能力。
3月,游戲公司米哈游攜旗下游戲《原神》與肯德基搞了一次聯名活動。活動期間,消費者可購買包含原味雞、辣翅等食物以及游戲周邊“原神提瓦特樂享桶”。這個活動還有一個彩蛋——如果在指定主題門店線下購買套餐,并對服務員說出暗號“異世相遇,盡享美味”,即可獲得限量聯動徽章一對。
活動上線后立刻引發熱潮。在線下,肯德基主題門店前排起了長隊,甚至有顧客支起了帳篷;在線上,活動開始的第三天,“肯德基APP崩潰”的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多個與活動相關的視頻在B站突破了百萬播放量。
總體來看,這次聯名活動贏得了話題和流量,是一次成功的粉絲裂變營銷行為。對米哈游來講,《原神》自去年9月上線后的幾個月里,在國內及海外收獲了不錯的人氣,移動端收入超過65億元。但在傳播方面,仍存在圈子較小、部分用戶分享意愿不強等問題,擴大游戲在圈子里的影響力甚至讓其出圈,進而進入大眾視野成為訴求。而肯德基近年來不管是調整產品結構還是不斷加碼移動端宣發,都瞄準了日益崛起的Z世代消費群體。這些消費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屬于二次元群體,而聯名活動是觸達這部分有“社交恐懼”消費者的較為直觀的方式。
二者訴求的疊加,促成了這次活動。粉絲裂變的起點是游戲核心粉絲,他們愿意為游戲周邊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樂于向他人“安利”游戲相關內容。商家設計了報暗號領徽章的橋段,讓沉浸于二次元世界、不善交際的他們在餐廳“社會性死亡”,增加了話題度和曝光度,也激發了玩家們的表達欲和傳播欲,加速了核心粉絲的裂變,進而推動普通粉絲數量增長。當游戲在粉絲的傳播下,在各大社交、短視頻平臺憑借流量和熱度最終出圈時,向路人粉的裂變也變得順理成章。
事實上,在粉絲經濟不斷升溫的當下,粉絲裂變已經成為商家強化宣傳效果、掌握消費者心智的常規武器。縱觀近年來的案例不難發現,許多品牌已經不再拘泥于以往那種拉新有禮、分享鏈接抽獎、集贊有獎等傳統的粉絲裂變手段,開始嘗試依托短視頻等平臺,通過玩梗造梗、圈層互動等形式,在情感認同的基礎上,打造場景實現裂變,此舉往往更能塑造品牌形象,也能更好地留住裂變來的粉絲。
換句話說,比起用“福利”裂變來的羊毛黨,還是靠打造個性化、互動性強的場景贏來的“自來水”黏性更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