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冠病毒讓社區團購一下子大火,也讓一些店主在成為“團長”之后獲得很多收益。然而,兩年后的今天,很多店主對于社區團購平臺的發展產生了很多看法,出現了褒貶不一的意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咱們先聽一下在社區團購中收益的店主的心聲。
陳老板,加入社區平臺三年,傭金已達五位數
“當初我也是極力抵觸社區團購的,但是當看到離我家不遠的一家洗車店做了社區團購以后,每天都有很多與超市相同的商品送到洗車店,我才意識到,本來不景氣的實體店不僅受到同行和電商的競爭壓力,現如今也受到來自社區團購的分食。
于是我也成為一名團長,后來看到可觀的傭金收入進賬,我又先后入駐了其他兩家的社區團購,目前我是拼多多、美團、橙心優選的團長。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我發現做團長有很多技巧性,并積累了經驗。
首先每天都要在群里分享社區團購的平臺鏈接,這樣會很大程度方便顧客。
然后要尋找新會員,領取平臺上的新人專享商品,還有折扣紅包,盡力推薦新人不僅能擴大客源商圈,還能領到推薦有獎的紅包,增加收益,一舉兩得。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學會反向“割平臺的韭菜”。剛建立的社區團購平臺會有很多超低價,質量好的商品發給用戶,比如一分錢秒殺,定時秒殺等,這些秒殺一定不要錯過,搶到秒殺的商品可以很好的利用起來,養自己的顧客,效果特別好。既然平臺用燒錢的方式來吸引用戶,那我們也要抓住這個機會。
最后一點要記住,超低價的商品要換著樣來“搶”。不能長期和過于頻繁來用一種商品搞活動“養顧客”這樣容易引起同行不滿,引發惡性競爭,擾亂市場秩序。
在我看來,如今實體生意不景氣也是不爭的事實,能在社區團購平臺上尋找新出路,對于店主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做生意能賺到白花花的銀子是最主要的。
曲老板,加入社區平臺較早,發現了一些問題
乍一聽,曲老板的話并不無道理,做生意只要不違規不違法的賺錢,有何不可?為啥有些店主卻非常抵觸社區團購呢?咱們一起聽聽曲老板的心里話。
曲老板:“我做社區團購起步比較早,前期也賺了不少傭金,正當我沾沾自喜的時候,我發現一些平臺出現了問題。
首先是蔬菜的質量不如以前,慢慢的發現部分商品價格也略有提高,還有顧客反應,有些商品出現短斤少兩的現象。雖說店鋪只是負責存取的自提點,商品質量與自己無關,但顧客卻不這樣想,“在你家拿得貨不好,自然要找團長理論,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對你家的店鋪有意見”,店主遇到這種事情,真是沒打著狐貍,卻討了一身騷,得不償失。
最關鍵的是,辛辛苦苦維護的顧客陸陸續續都走了,一打聽并不是去了其他自提點,而是被收集了信息,拉到自己的平臺去了。本想著與社區團購平臺合作,讓自己的消費者學會“薅羊毛”,結果卻被平臺“割了韭菜”。
社區平臺為了“廣撒網多撈魚”,自提點可謂是遍地開花,就在我的店附近,每隔十米就有一家同一平臺自提點,加上其他平臺的自提點數不勝數。慢慢我發現,做社區團購真是甘苦自知,掙錢不多,操心不少。這對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如今很多團購平臺找到我,讓我加入,被我一口回絕,我認為與社區團購平臺合作并不是長久之計,不能為了蠅頭小利,而讓平臺牽著鼻子走。
細細品來,曲老板的話似乎也有道理,不讓別人牽著鼻子“割韭菜”是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利益。那么,加入社區團購平臺到底是好是壞,那就要看店主個人對平臺的認可度,但無論是店主還是平臺后的操手,大家都應該牢記“規范”二字,要以口碑來贏得顧客,讓社區團購給店主帶來效益,讓店主維護社區團購,相處和諧的走下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