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21聯商網大會上,步步高董事長王填疾呼:“受社區團購沖擊,超市業態到了生死存亡的至暗時刻?!泵捞睾枚麻L儲德群、生鮮傳奇董事長王衛也表達了同樣的焦慮。
2020年下半年,互聯網巨頭紛紛殺入社區拼團,在菜品價格、前端團長和末端物流上,用激進的價格補貼策略打壓對手,迅速搶占市場。雖然,國家不斷出臺政策防止資本的無序擴張,但是“九不得”新規和反壟斷罰款,依舊難以阻擋社區團購的瘋狂發展。
從行業調查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超市大賣場客流出現大幅下降,降幅基本在兩位數左右,有些甚至達到20%-30%,銷售額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面對新零售發展,賣場正在面臨危機?自去年疫情,不少大賣場都積極開展自救,售賣線上化已經成為當下零售的標配,紛紛上線APP。
一般來說,運用APP、小程序線上購物人群集中在20-40周歲。以生鮮為例,雖然年輕人買菜大軍日益崛起,但還不是主力。而買菜的主力軍大爺大媽們更傾向于線下場景,如菜市場、社區門店、超市等。線上買菜雖方便,平臺為招攬顧客也常推出超低價秒殺活動,相比之下,線下賣場的優勢在于生鮮可親自挑選、及時面對面售后,賣場環境有保障、品類齊全,還能結合場地與顧客互動。
此外,生鮮還有天生線下適配性。如百貨類商品庫存簡單,運輸條件不算嚴苛,同品類產品款式不多,不同品牌產品之間也差異不大,因此推廣問題最為突出,拓寬銷售渠道廣布線上是必由之路。而生鮮作為非標品,易損耗,戰略與標品有所不同,還需在毛利范圍內考慮履約成本與用戶體驗。
履約成本方面,居民買菜習慣為每日一買,每次低單價。對到家服務,就面臨低單價平臺不愿免費配送,用戶也不愿多買而湊配送的難題,因此僅靠生鮮線上平臺要實現盈利有一定困難。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生鮮門店毛利約為30%,社區團購平臺毛利普遍在10%-15%。但社區團購也存在劣勢以及隱藏的問題:生鮮品類有限,鮮活產品不足,送達具有延時性,成本高利潤低……一個業態如果長久沒有利潤,會難以為繼。
隨著零售業態的變化,便利性、專業化將是零售新趨勢。
今年3月31日,珠海家樂福10年老店吉大國貿店閉店,4月15日,濟南家樂福解放橋店也結束長達17年的經營。目前,家樂福在全國范圍內門店也不過200余家。家樂福也已布局家樂福精選超市和家樂福社區生鮮超市等新業態,同時,沃爾瑪也在不斷探索社區店,鮮食商品比例高達50%。
這一現實也與林小海也在大會上表示的一致:零售業的未來是在線化、小型化、便利化和社區化。以大潤發背后的高鑫零售為例,其2020年全年財報顯示,高鑫零售在全國范圍內新開3家中型超市(中潤發或大潤發Super)及24家小型超市(小潤發或大潤發mini)。中潤發的門店經營面積約為30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商品數約15000個;小潤發的經營面積約2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生鮮及日配的業績占比約75%,門店六成的業績來自蔬果、水產、畜肉類。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線上B2C對服裝、家電沖擊很大,因此中型商超應聚焦食品與生鮮,而對于小型門店,在供應鏈成本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門店產出少,因此分擔的成本高,就需要全面打通線上,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或許這種“瘦身”也是未來諸多大賣場的必經之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