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分為有效投訴和無效投訴兩種。現實中,由于消費者缺乏必要的真假煙識別方法技巧,導致許多投訴屬于無效投訴。由此,一些零售店主得知消費者對他的投訴屬于無效投訴后,便對投訴人耿耿于懷,熱嘲譏諷,有的甚至將投訴人視為不受歡迎的“上帝”,拉入消費群體“黑名單”。顯然,這種做法不可取,也要不得。那么,如何看待顧客投訴,筆者淺談幾點認識和看法。
消費者有權投訴
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服務過程中,如果對商品、服務質量產生質疑,就有權向相關部門投訴。這個權力不是消費者自己爭取的,而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的。
眾所周知,卷煙是大眾消費品,容易被違法犯罪分子仿造,極具迷惑性。消費者在購買卷煙時,最擔心買到假煙。因而日常經營中出現顧客投訴,也就不足為奇。煙草部門在零售戶商店經營場所張貼投訴電話12313,就是為了方便消費者維權。平常,煙草專賣部門接到最多的無效投訴大致有三類:
1、我在某某商店買了一盒煙,感覺味道不對,懷疑是假煙。
2、這煙和以前的包裝不一樣,感覺有假。
3、煙碼段模糊不清,懷疑是假煙。
對專賣執法部門而言,消費者投訴不論有效還是無效,都要及時查處,并將處理結果答復投訴人,而不能憑感覺,靠經驗,判定投訴是否有效。同理,當顧客投訴時,作為店主,不要發脾氣,更不能發生沖突,要相信執法部門的處理結果。因為在法治社會,依靠法律才是處理矛盾糾紛的正確渠道。
得理不要羞辱人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無效投訴,執法人員會講清原因,告知雙方,達成諒解,消除誤會。但現實中,有這樣的店主,本身對消費者投訴不滿,一旦得知消費者投訴無效,就找到了攻擊對方、發泄私憤的理由和借口。
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得饒人處且饒人,如果得理不饒人,讓投訴者下不了臺,就會激化矛盾,直接或間接影響客我關系和店鋪形象。因此,店主要一分為二看待消費者投訴。
如果確系有效投訴,就要承認事實,承擔責任,分析原因,確保貨真價實,誠信經營,贏得消費者信任。如果是無效投訴,也不要借題發揮,大發雷霆。要知道,投訴是正常行為,執法部門查處投訴也是職責所在。經營戶接受消費者監督也是合法合理,絕不是給店主故意“找茬”。
學會與顧客溝通
消費者投訴動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打假維權自我保護意識強,主動投訴。另一種是店主態度不好,置之不理,導致消費者被動投訴。筆者認為,不管是主動投訴,還是被動投訴,作為店主,要掌握兩個方面的常識。一方面,學習真假煙識別方法技巧,及時給顧客宣傳講解,消除誤會。另一方面,學會與顧客溝通交流,讓顧客感受到:店老板重視顧客質疑,態度好,能理解,好商量。
除此之外,在日常經營中,要預防卷煙“調包”問題,不讓消費者“買單”。
顧客小王購買一條某品牌煙,帶回家發現里面裝著低檔霉變卷煙。于是,他找到店主,要求退貨。店主劉女士以“煙酒離柜,概不退換”為由,一口回絕,還指責小王要挾她,損壞店鋪名聲。無奈之下,小王當場撥打煙草局投訴電話。專賣人員趕過來,查看商店視頻監控,發現這條煙于三天前被騙子“調包”。于是劉女士賠禮道歉,給小王換了煙。
由此得出一個教訓:顧客投訴必有因,正確看待投訴人。相互溝通多交流,化解矛盾與糾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