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指出要鼓勵商業與物業、消費與生活、居家與社區等場景融合,實現業態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發展。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將著力補齊社區商圈發展的短板,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便利化、標準化、智慧化、品質化。到2025年,建設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城市便民生活圈。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就是要科學優化布局,補齊設施短板,豐富商業業態,滿足消費需求。通過運用新技術推動業態和模式創新,不斷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面對“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釋放的重大利好,實體店要抓住商機,積極融入,無縫對接,讓自己的店鋪有個“質”的飛躍!
打造“多能店”,豐富零售業態
《關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指出:增強服務便利,鼓勵“一店多能”,搭載代扣代繳、代收代發、上門服務、租賃等項目,通過跨界經營提高便民服務能力。隨著“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提上日程,實體店原有的單一經營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業態,需要打造“一店多能”、跨界經營的豐富業態來滿足新形勢下的零售需求。
作為和社區居民接觸最多、距離最近的社區店、便利店除本身具有的零售功能外,還可以延伸出很多便民的生活服務,設置打印復印、收發快遞、舊衣回收、問醫送藥、書報代售、孩童托管,甚至是鮮花配送、洗衣燙染等特色服務增值板塊。“一店多能”正在拓寬社區商業從業者的經營范圍,同時也完善著社區商業的服務體系。
打造“多能店”,就要聚焦社區資源,激活消費潛能。經營中,要不斷拓展服務對象,優化服務內容。有些服務范疇看似短期內對門店的經營業績貢獻力有限,但如果落地生根,就會有利于提升顧客口碑,增強顧客黏性。客觀來講,一系列增值服務背后需要資源調配和資金實力,在國家推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環境下,這也是一種差異化競爭力的體現。
打造“多能店”,還要因地制宜,符合實際。每個社區都有每個社區的不同情況,居民的消費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在打造“多能店”的時候,要針對所處商圈的位置不同,通過掌控顧客的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來進行配置,不能大轟大嗡,東施效顰。要依據實際情況,提升服務品質,推出差異化經營業態。要通過整合周邊居民資源,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進一步健全便民服務體系,讓廣大居民真正感受到方便、快捷、舒適、開心。
經營有誠信,堅守信用底線
做生意講的是誠信,要想生意持久,就要累積口碑,講求誠信。誠信是零售經營最濃重的底色。隨著“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不斷推進,越來越顯示出誠信的重要性。社區店經營主要面向社區居民,容易形成從眾效應,所以口碑最重要。以誠信、規范贏得口碑,就贏得了人心和生意。
經營講誠信,就要嚴把商品質量關,用品質守護誠信。經營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實體零售店之所以生意紅火,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商品品質有保障,優質的商品是吸引顧客的重要保證。貨無質量,店鋪就無誠信可言,也就很難支撐下去。保證商品質量,就要抓源頭,建立健全嚴格的進貨檢驗制度,了解供應商企業資質及信譽情況,做到每貨必查,每查必清,決不允許問題商品進入店鋪。用品質守護誠信,更要對店內商品常監控,嚴把商品周轉關。在商品的日常管理過程中,要做好商品的保質期維護,常盤點,常檢查,做到先進先出,保證不出售過期商品,對臨期商品及時跟進銷售與撤架處理。要讓消費者購買后覺得物有所值,日后還可能會成為你的回頭客。不要耍小聰明,被沒有品質保障的商品蒙蔽了雙眼,最后受傷的總是你自己。
經營講誠信,還要做到不詐不騙,童叟無欺。做生意講究的是一個“誠”字,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講信用、守法律,才是一個經商者的立身之本。社區店、便利店經營的商品大多是顧客每日所需求、所消費的東西,市場需求一直都是存在的,而且一個實體店的經營是靠一點一滴來積累的。在日常經營中,我們一定要誠信經營,不發生缺斤少兩的現象或以次充好的事情。缺斤少兩、以次充好可能會迎來巨大的利潤空間,但是那也只是一時之利。消費者對一兩次的缺斤少兩、以次充好不太會注意,但是時間久了總會發現的。當消費者發現門店經存在著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時,就是店鋪開始進入衰敗的時候。所以,要想店鋪長久發展,融入到“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就要經營有誠信,死守經營底線。
服務有溫度,提升服務品質
服務是一門藝術,提升服務品質,努力讓服務更有溫度,才能更好服務廣大消費者,同時讓店鋪發展受益。顧客是根,服務為本。在電商的沖擊與同質化競爭激烈的當下,顧客對實體店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實體店只有從顧客出發,在銷售的每個環節和細節都將心比心,通過提供更有溫度、更有價值的服務才能留住顧客的心。服務是無形的軟實力,是零售行業不斷進取的動力,更是零售的本質與未來。在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大環境下,用服務制勝就顯得尤為重要。實體店要以物有所值的商品為基礎,提供“更加有溫度的服務”,讓接受服務的顧客由于滿意而保持忠誠,忠誠的顧客才能為店鋪帶來健康的服務利潤。
服務有溫度,要關注經營細節。要想從慘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實體店除了升級環境改造、擁抱數字化等“硬件”外,更需要真正把顧客視作“上帝”,從顧客的立場出發,不放過每一個經營細節。有溫度的服務是藏在每一個經營細節中的。當顧客進店時,有沒有一句暖心的問候?當顧客在瀏覽商品眉頭緊蹙時,你是否猜到了他們的所思所想?好的店鋪經營的不是商品,而是與人交心,他們不是在售賣一個個商品給顧客,而是把真誠、溫暖、驚喜和快樂交給對方。
服務有溫度,更要兼顧不同的群體。面對大多數顧客的數字化、一站式便捷購物,的確滿足了人們衣食住行的需求。然而,我們要想到還有許多老年人及特殊群體,他們的生活便利需要無障礙服務設施。因此,在應對“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時,更應做好老年消費配供,保留現金、銀行卡等傳統支付方式和面對面人工服務,探索簡便易行、符合相關人群特點的服務方式,提高便民服務的“溫度”。提升服務品質,便利百姓生活,是“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題中應有之義,實體店在實施過程中要好好把握其要義和宗旨,才能真正融入其中,互贏互利。
結束語: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對于遍布大街小巷、依靠社區生意“吃飯”的零售店而言,是令人欣喜的利好。這樣一些回歸商業本質的舉措,無疑會讓有心轉型卻不知如何獲客引流的社區小店心里有底、眼前一亮,也讓一些謀求多元化、品牌化和跨界發展的社區店有了更多的探索方向。服務便利化、智慧化、品質化,將是一段時間內社區零售店發展的不二法則。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和千差萬別的需求,大量的工作不是僅僅按照《意見》的操作流程就能做出來的,而是要靠每一個實體店、每一位零售戶去探索、去創造。只有每一個實體店、每一位零售戶都能得心應手地按照《意見》的要求全心身地投入,“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才能深入人心,實體零售業也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