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天津交通廣播節目《紅綠燈》討論“哪個城市是美食荒漠”的話題,直播剛開始,兩個主持人就烤鴨是不是美食這件事情爭論起來。男主持人在闡述理由時被女主持人打斷,并說:“我們看一下聽眾說什么,我不要再聽你說什么了。”這時,男主持人加大了音量與對方互懟,兩人之間的氣氛已經變得有些緊張。之后提到了“乾隆白菜”,兩個人又因意見不統一,言語之間互相拱火,最后男主持人情緒失控,發完一頓脾氣后,起身摔門而出,致使節目中斷。這段摔門的片段曝光之后,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作為一個零售經營者,我不好評判這次事件中誰對誰錯,但可以看出兩個主持人都是話趕話無意中激怒了對方。這件事也給我提了個醒,在與顧客交流時要注意說話方式方法,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口角和糾紛。那么,如何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改進:
打造舒適愉快的環境
開店做生意,難免會碰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現代心理學表明,人在生氣、煩惱的時候,血液循環加快,神經處于高度興奮和緊張狀態,因此在說話、做事時不能冷靜,容易意氣用事,不計后果。所以,我們要學會疏導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給自己打造一個舒適愉快的工作環境,比如在店鋪里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采用光線柔和的照明燈,或者按照季節的變化裝點一下店鋪。夏季里,店鋪以藍色和綠色為基調,利用了顧客的視覺元素,帶給人涼爽清麗的感覺。冬季里則以紅色、淺黃色為基調,給人以熱烈、溫暖的心理感受。把自己置身于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環境中,讓緊張的神經從生理上得到舒緩,就能疏導壓抑在內心的負面情緒。
找到宣泄情緒的出口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行為經常在有意無意間被情緒所左右。心理學家把情緒歸納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兩大類,積極情緒是正向的,使人積極向上的,而消極情緒則是負向的,對人有消極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把消極的情緒帶到工作中。
有一次,我正因為兒子逃課去打游戲的事情生悶氣,一位老大娘來店里買零食,可能是老眼昏花沒注意價格,老大娘把好幾種價格不同的零食都裝在了一個袋子里,我當時怒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我不耐煩地把老大娘選的零食都倒了出來,陰沉著臉分別稱重,埋怨她說:“真會給人添麻煩”。一開始老大娘還小聲解釋,見我不停地抱怨她,她的聲音也慢慢大起來,說:“我大老遠來你家買東西,你這是什么態度啊?一進門就見你掛著個臉,誰欠你的啊!”就這樣,我和她你一句我一句地爭吵起來,最后,老大娘什么也沒買,罵咧咧地離開了,從此也再沒有來過。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我能冷靜一點,不帶情緒,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處理這件事,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現在,每逢心情不好時,我就約上幾個朋友來店里坐坐,喝喝茶、聊聊天,把自己的委屈和滿腹的牢騷傾訴給他們聽,或者通過做運動、畫畫、做手工等來調節自己的心情。找到自己愛好的,能讓自己心情平靜的事情做,可以有效調節負面情緒。
微笑面對顧客的抱怨
天天與顧客打交道,難免會遇到顧客對服務或產品不滿而發出的這樣或那樣的抱怨,對此,我們一定要理智對待。對來店里退換貨的顧客,也要面帶微笑熱情接待。
去年冬天,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年顧客拿著一個暖寶怒氣沖沖地來到店里,我見狀連忙微笑著打招呼,搬來一個板凳讓他坐下,讓他慢慢說。原來是老人操作不當,先插上電源,再插暖寶連接線時發生短路,連接線燒毀了。面對老人的怒氣,他急我不急,我盡量心平氣和地對照產品說明書向他反復、耐心地解釋,產品質量絕對沒有問題,是他的使用方法不正確。慢慢地,老人的情緒也平穩下來,不再嚷嚷退貨,最后,他又購買了一個暖寶,滿意地離開了。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微笑是一種寬容,一種接納,它能把友善傳遞給顧客,能感染對方,營造和諧的交談氛圍。顧客有不滿情緒時,如果我們據理力爭,針鋒相對,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激發更大的矛盾。
對零售店鋪來說,與顧客交流的方式是決定商品能否銷售出去的關鍵,服務態度的優劣是決定生意是否興隆的重要因素,而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店主的說話方式與服務態度。因此,面對經營中的難題,面對顧客的抱怨與不滿時,我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到冷靜理智,不急不躁,妥善、及時地處理好問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