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山東省德州市,43.5℃是入夏以來最熱的一天。在迎賓大市場門口的福和酒水批發部里,老板王艷芳忙著給顧客介紹新品卷煙。
“天熱了,口味清爽淡雅的細支最適宜,這款煙潤喉舒爽,可以試試!”
好容易忙完生意,王艷芳才顧得擦一把汗。“做零售就是個辛苦活,但想到以后的好日子,也就不覺累啦。”王艷芳說,這些年生意順風順水,是卷煙零售給了她很大的動力。
作為一名山東德州市零售戶,王艷芳從夏津縣城走進德州城市,從服裝廠、酒店上班到開小吃部再到開煙酒店,現在開批發店,步步走來,養成了她的善良、厚道以及堅韌的性格,而這,不能不說是深受煙草文化的熏染。
2005年,王艷芳的兩個兒子一個上了高二,一個上了高一。這時候,王艷芳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陪兩個兒子到德州陪讀。家人一開始不同意,丈夫為這半宿睡不著覺,買的一盒煙一會兒功夫就下去了多半盒。王艷芳一把奪過丈夫手里又點著的煙,說:“你只知道吸煙,卻不懂煙。賣煙也是學習和實踐的一個過程,你沒感覺到嗎,我們國家生產的每一款煙都有文化背景,都是有故事的。”
從鄉下走進城市,給兩個兒子做陪讀的日子里,王艷芳和丈夫吃了很多苦。好強又有想法的王艷芳覺得,要自己創業,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事實證明,王艷芳的決定是對的。兩個兒子在她的照顧下,生活和學習都得到了保障,最終都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大學。回想那一段經歷,王艷芳說:“為了補貼孩子們的食宿費,我先找了一家服裝廠打工,半月后,老公也趕過來,在一家工地搞裝修。那時候很苦,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一個心思,把孩子的學費攢出來。”
在服裝廠干了一年后,王艷芳到了一家酒店上班。在后廚,王艷芳從不拿酒店的東西,哪怕一個菜葉。干活也是從不惜力,什么都是搶著干,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山東人的厚道,讓老板對她很是器重,給她安排了更多活,有意培養她進到管理層。但是,好強又有想法的王艷芳覺得,給別人干總是不行,還是要自己創業,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于是,她開始籌錢,盤下了一家小吃店。干餐飲是個辛苦活,王艷芳一個人每天打燒餅,蒸包子,忙到天黑,就這樣積累到了第一桶金。
一個偶然的機會,王艷芳聽鄰居說德州迎賓市場門口的門市要出兌。她去考察了一番,覺得地理位置真的不錯,于是趕緊同店主商議。為了能一舉拿下這個店,她關停了自己的小吃店,一心撲在兌店這件事上。
幾經周折,店兌下來了,可王艷芳又犯了愁。因為她兩口子還有親戚都從來沒做過生意。這時,煙草文化中的那股堅韌讓她堅持了下去。記不住價格,他們就把價簽一個個貼在商品上;不懂得怎樣促銷,他們就請教批發商;不知道哪些商品好賣,他們就詢問顧客……慢慢的,生意走上了正規。但這時候,王艷芳的身體頂不住了。兩口子每天早起6點就起來,開門擺貨,一直忙到晚上11點半,當中吃飯只是抽機會吃一口。晚上回家后,王艷芳還要洗衣服收拾家務,一天要忙碌10多個小時,長期下來,鐵人也熬趴下。
德州市人民醫院的大夫讓王艷芳靜養,但是她哪里躺得住,輸了一個星期液,就跑回家里。幸好家人在老家雇了一個小女孩來幫忙,她的壓力減輕了許多。
白手起家,是煙草文化中的那份堅韌給了她一股力量。王艷芳不吸煙,但是喜歡研究煙。她喜歡看各類煙草雜志、報紙或者網絡上的品牌介紹文章,對每一款香煙品牌的歷史,其中蘊含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創業創新精神等頗為了解。再加上自己對每款煙的理解,在向身邊的顧客、朋友推薦時,讓人記憶深刻,感同身受。傳播自己喜愛的煙草文化,讓她樂此不疲。
王艷芳的生意漸漸忙起來,從找人調貨,到做區域代理,兩口子從早忙到黑,人手不夠了,全家總動員。今年實在忙不過來,她分三個時段雇了兩個鐘點工。
地處迎賓批發市場門口,王艷芳的卷煙賣得很火。為了讓顧客對卷煙品牌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加卷煙的動銷,王艷芳首先把卷煙柜臺做了重新調整,讓好賣的品牌占據有利地形,并且做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造型,顧客一進門,目光就馬上會被吸引住。王艷芳手邊總有一盒打開的卷煙,有客人來買香煙,當他自己也沒有目標的時候,王艷芳會遞一支新品卷煙讓他品嘗,一邊聊家常,一邊向顧客介紹,顧客一邊品吸一邊融于文化氛圍中,很容易接受。“作為一個零售戶,卷煙零售帶給我利潤,伴隨和助力我成長,我個人對卷煙特別有感情。”
身為零售戶,王艷芳也用自己的方式回報社會。她加入了德州市義工協會,參與了幫扶留守老人和困難學生等多種公益活動,今年夏天更是推出了“免費為環衛工送水”活動。
2015年11月20日,《德州晚報》刊登了一篇文章,講述了5家愛心門店義賣辣椒醬幫助七旬老太救助患病兒子程勇的感人故事。位于山東德州市德城區迎賓路迎賓大市場西門入口處的福和酒水批發部,就是首家義賣愛心辣椒醬的店。一年多來,福和酒水批發部店主王艷芳一直帶頭堅持做義賣。
王艷芳管為母治病創業做辣椒醬的程勇叫老弟,管他做的辣椒醬叫“愛心辣椒醬”,她對顧客說:“這是一位老媽媽為兒子治病做的‘愛心醬’,買一瓶吧,獻個愛心。”顧客聽了,通常會慷慨解囊,王艷芳連聲道謝,將又一筆善款投進捐款箱。她盤算了一下,這個月她已經賣了100多瓶,也就是說,攢夠了1000多元錢。這些錢雖然離程勇一次3000元的透析費用還差很遠,但她會繼續努力向顧客推介。
有人對王艷芳說,你身體也不好,生意又這么忙,賣這個又白忙活,純粹是自找麻煩。但王艷芳不這么認為,她說:“從開展愛心義賣開始,她就沒有后悔過。守著三尺柜臺,但能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我感覺很快樂,生活也很充實。”這才是她心目中的零售人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