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想把自己的店鋪打造出亮點的零售戶,守住初心與開拓思維并不沖突,在初心引領下,可以用綠色+、網絡+、文化+、創意+,讓自己的店鋪獨樹一幟。
綠色+ 贏未來
在河北省吳橋縣,有這樣一家主打“綠色”概念的店鋪,主營品相不是很多,以煙酒、牛羊肉為主,一直堅持了11年,贏得了廣大顧客的信賴。
綠色+裝飾,吸引眼球。店鋪燈箱招牌是綠色打底,白色亞克力的字。晚上還有打到地面的“綠色食品”的圓形地標,也是綠色打底。玻璃門上貼的防撞條腰線也是綠色的。店面不大,進門迎面貼墻,也是一面綠色的燈箱。在柜臺前,還擺放了幾盆綠植。隨處可見的綠色成為店鋪內外的主基調。
綠色+商品,打好根基。店鋪經營的牛羊肉,來自內蒙古壩上草原,那里無工業污染,草原廣闊,水源廣闊,水源純凈,氧分充足,原生態綠色有機食品的搖籃,這里的牛羊肉就是草原奉獻給大家的美味。他賣的牛羊肉比市面上普通的牛羊肉價格要高一倍,一開始大家都不接受,生意很冷淡。但是老板不著急,他堅信來自草原的牛羊肉品質上乘,肯定能夠吸引到屬于它的目標客戶。果不其然,越來越多的顧客認定了這種高品質的牛羊肉,成為老客戶。
在煙酒方面,他也是選擇本地人認可和喜歡的大品牌,新品香煙都是提前品吸,再請顧客評價,然后才固定下來去賣。酒也是選擇本地純糧釀造,讓人們喝得放心的品牌酒。“商品是店鋪的根和魂,保證它的品質才能守住這個根和魂,讓店鋪成為百年老店。”老板說,這就是他要開一家綠色店鋪的初心。
綠色+服務,拴住顧客。老板廣泛宣傳食用高品質牛羊肉和品嘗純糧食釀造白酒的健康理念,灌輸給顧客“康養是最省錢和保險的防病健身模式”,贏得了很大一部分客戶的認可。在VIP客戶群,他經常推送一些健康飲食和健康飲酒的知識鏈接,也會自己親自下廚,做一些健康菜品,并錄制成短視頻,或者做成攻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和顧客。
一些健康生活的線下活動也會在這里經常開展。比如春暖花開后,老板會組織野外郊游燒烤,開展徒步或者騎行活動,到運河開展環保志愿公益服務,定期舉辦品酒會,和自己的顧客玩到一起,樂在一起,讓綠色健康理念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綠色不在口頭,要看切實行動。要拓展綠色+的內容,先從零售戶自身做起,從理念和習慣上改變自己,把“綠色”貫穿到生活和經營全過程。綠色貴在堅守,要注重細節,堅持打造品質店鋪,用品質贏得顧客。
網絡+ 郵樂購
村里的超市新添了“村郵樂購”業務,把人們的傳統消費習慣改變了不少。
開店的是50多歲的王大叔,以前他的店就是臨街的兩間門市房,商品不多,陳列是柜臺式的,靠墻是一排貨架,前面是一排玻璃貨柜,老板在柜臺后邊,顧客要什么東西,他給取過來。人們帶著目標來,買了就走。后來他把院子也搭起來,擴建成了一個超市。大家可以隨便逛逛,有了更多的選擇。
王大叔的改變來自于他長大的兒子。小伙子職教畢業,喜歡做生意。農村電商轟轟烈烈興起,郵政集團公司布局設立郵樂購站點。王大叔所在的村莊,有1000多戶人家,他在村里經營的超市,由于位置優越、人流量大,超市生意也是十分紅火。后經投遞員的宣傳推介,還有兒子的慫恿,王大叔便加盟村郵樂購,從此又多了一個郵掌柜的身份。
走進王大叔的超市,最顯眼的就是墻面上掛著的那臺大電視,上面滾動播放著吃喝玩樂用的各種商品。收銀臺前的電腦上,也是顯示著村郵樂購網站的頁面。超市里沒有的東西,村民可以通過村郵樂購網站由王大叔的超市進行代購。
除了具備網絡代購、農產品銷售等功能,郵樂購還能提供手機話費、水電費的收繳,為的是讓村民感受現代生活方式的便捷。
自從郵政“919電商節”開始以來,王大叔就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最近相當受歡迎的就是德州巨嘴鳥面粉,我們的銷量馬上就要突破100袋了。”今年電商節,王大叔與市郵政分公司合作,開展全品類銷售,已經賣出了秋季復合肥50噸、大豆油600件、面粉95袋、啤酒80箱,成為周邊鄉村當之無愧的“銷售明星”。
村民們對郵樂購最大的感受,就是郵政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活動越來越豐富、支撐越來越全面。最初的時候,郵政批銷的產品種類少,品牌知名度也不高,對村民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如今,各式各樣的活動,讓村民們盡得便利,還享實惠,村民們自產的農產品還能通過這個平臺賣出去,真是農民的好朋友。
文化+ 聚人氣
有白酒品牌零售戶曾舉辦“讀書會”這一應景的活動,來聚集線上線下的人氣,讓白酒品牌如春雨,滋潤到人們的心田。舉辦這一活動的考慮有三:
一是挖掘和固定白酒品牌的定位人群。其所做的白酒品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釀造的中高檔酒品,通過雜技文化主題酒瓶包裝,走私人訂制路線,受到很多文化人的關注。通過讀詩會這種雅集活動,將文化人士聚集到一起,讓文化和酒融合,是精準開發準客戶的有效方式。
二是進一步增加微信公眾號互動。之前開通的酒章文化公眾號內容相對簡單,粉絲較少,關注度比較低,點贊和評論較少。如果增加“讀詩會”等類似活動,可以增加讀者的閱讀量和轉發量,實現線上與線下同步,增加商家與客戶、酒與詩的互動。
三是加大廣告宣傳力度。舉辦一些文化活動,可以增加品牌的內涵,樹立商家的形象,活動過程和成果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抖音快手等途徑傳播出去,有可能會爆紅。
創意+ 增樂趣
位于吳橋縣久鼎家園小區樓下的佳和水果蔬菜超市,別看面積不大,但生意火爆,原因在于店主王佳和兩口子在經營上經常別出心裁,拉攏了一大幫粉絲。最近,本地的蜜薯上市了,這家超市進了不少,怎么能快速地賣出去,兩口子開動了腦筋。
王佳和是攝影愛好者,經常關注的有一個“晚報‘大家拍’欄目”的微信群,這天,有一位來自河南的攝影愛好者,在群里發了一串圖片,立刻吸引了王佳和的眼球。這是一個個用外形奇特的紅薯經過組合完成的創意作品。這位叫余躍軍的攝影師將這些外形奇特的紅薯根據自然形狀進行簡單加工拍攝,讓普普通通的紅薯一下子就變了身,讓人眼前一亮。把這些作品轉發到客戶群里去,是不是也會產生轟動效應呢?王佳和將余攝影師拍攝的跑步前進的鴕鳥、機靈的鴿子、可愛的小兔子轉發到分享給顧客,群里立刻一片驚嘆:“真沒想到,紅薯不僅有實用價值,還有觀賞價值。”
王佳和自己也開始學著動手加工拍攝,經過幾天摸索,做出來的東西還真是那么回事兒。他把這些圖片發到朋友圈和抖音平臺上去,點擊量越來越高。網上圍觀也帶來了線下熱賣,很多來買紅薯的人都說:“看了你們發的紅薯照片,感覺真新鮮!”“買回去給我們家孩子玩,開發開發他的想象力!”以前那些奇形怪狀的紅薯特別難賣,一般情況下都被挑剩下,王佳和只好拿回家去自己吃。如今那些曾經沒人要的紅薯簡直成了“香餑餑”,根本就剩不下。有的顧客干脆一買就一箱,拿回家給孩子連吃帶玩。
把紅薯賣成了藝術品,引來了可喜的流量,是王佳和想要的效果。他理解的生意,就是要把生意做“活”,紅薯是不會說話的,但做成工藝品就成了會說話的商品,它為推銷自己轉變了模樣,提高了人們的購買欲望。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腦洞大開的商品也會吸引有生活趣味的顧客,讓購物也充滿樂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