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的中華茶博城有這樣一類經營群體,他們與周邊眾多商戶一樣,以茶會友、茶香留客,在迎合消費者喜好的同時,不斷探索經營新思路、新模式;他們又與周邊商戶不太一樣,通過將“茶”與店內的快消商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茶語茶香、相融共生,讓他們的生意越來越旺。
孫穎芝便是其中一位,在中華茶博城入口附近經營著一間100余平方的茶店,今年已是她開店的第8個年頭。
“剛開店時,我只賣茶,經營種類雖多,但由于沒有源頭茶廠,與很多店相比缺少了先天競爭優勢,后來,想擴大一下經營渠道,我便申請了煙證,現在看看多虧了當年的決定。”談及這幾年經營的感受,孫穎芝這樣說。
今年以來,需求減退、消費下移成為很多茶店經營者的共同感受,高檔茶滯銷,中低檔茶利潤偏低,撐不起店鋪經營成本,很多店鋪僅能維持正常的經營,甚至已有部分關店。而受此影響的同樣還有店內的其他快消品。“如何保證零售客戶正常經營,持續提升客戶經營能力和盈利水平”成為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面臨的首要任務。
“建議以經營規模為基礎,結合消費人群、地理位置等要素把客戶分類做得更細致一些,找到客戶需求的最大公約數,跨區域開展針對性培訓。”“我認為,今年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煙酒店客戶,我們可以發揮這些客戶的平臺優勢,通過網絡直播等形式,開展促銷活動。一場激烈的討論正在濰城區局(營銷部)會議室里進行,討論的主題就是“如何幫助客戶走出經營困境”。
經過激烈的討論,濰城區局(營銷部)初步擬定了《特類市場開發方案》,針對茶博城市場的多元賦能“茶+”特色終端示范街區建設便是其中內容之一。
經過詳細梳理,在茶博城及附近經營的卷煙零售戶共有15名,為充分了解他們的經營情況,濰城區局(營銷部)成立工作小組,對15名客戶逐一入戶調研,詳細收集他們的經營規模、需求特點、庫存狀態等情況,并充分了解客戶經營困難和意見建議。
“在茶博城經營,茶是主角,其他快消品是補充,只有讓他們相得益彰、相互促進才能彰顯出這類客戶的優勢。我既要向客戶學習,找到茶與快消品的融合點,也要協助客戶開展多元化的經營活動,這也是我與客戶共同成長的過程。”負責中華茶博城片區的客戶經理王惠杰有這樣的理解。
諸城綠茶可以同風箏禮盒擺在一起,濰坊兩大特產就全了;紅茶可以同蘿卜等擺在一起,俗話說‘冷吃蘿卜喝熱茶,餓得大夫滿地爬’;普洱茶可以同旺仔牛奶擺在一起,一秒鐘速制奶茶就有了。”在孫穎芝的店里王惠杰正在與她商量著店鋪陳列改造方案,并策劃下一場的店鋪直播活動。
與此同時,精美的茶葉禮盒、精心的陳列擺放、精致的泡茶技巧,正在“濰坊茶語人生”的直播間里開播,此時正值中秋消費旺季,引來了諸多網友的咨詢,有的甚至直接來到了店里選購。而網絡平臺上的營銷軟文、團購信息等等也在不同的店鋪上線,不斷擴展著對外宣傳營銷的渠道。
要保證客戶的持續盈利,就必須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機制。濰城區局(營銷部)結合茶博城客戶的經營特點,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組建了茶博城客戶專屬服務群,不定期分享經營商品陳列、推介、促銷技巧,共享市場需求信息,定期開展線下交流學習等活動,還組織營銷人員開展了“我為客戶站柜臺”活動,通過深度觸摸市場、分析市場,協助客戶制定更有針對性、實效性的經營策略,推動客戶經營能力和盈利水平不斷提升。
圖為營銷人員幫助客戶整理店面終端環境
如今,在濰城區局(營銷部)的積極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客戶將風箏、紅木嵌銀漆器以及濰坊蘿卜等地方特產融入到店內,在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購物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店面形象,拓寬了盈利渠道。截至目前,濰城區局(營銷部)共打造“婚慶一條街”“十笏園旅游區”等特色終端街區12個,涵蓋客戶150余名,隨著一家家靚麗終端的不斷綻放,也讓市場的消費潛力持續釋放,讓客戶的盈利渠道不斷拓寬。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