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理你來啦!看,這是我最近新買的一套桌椅,給大家喝茶歇腳,你看看怎么樣?”客戶經理鄭君杰剛跨過如海超市的門檻,就被老板葉金偉招呼著來到了茶桌旁,“說起來多虧了你幫忙,店面改造以后看起來比以前敞亮多啦,我也更樂意花心思打理店鋪了!”
葉金偉年近五十,古銅色的皮膚上有風霜的痕跡,但神情卻帶著輕快的愉悅——眼尾的笑紋燦爛得如同盛開的花。他和妻子都是浙江麗水人,夫妻倆年輕時懷著一腔熱血去了上海闖蕩,可惜結果并不如意。盡管兩人鎩羽而歸,外出闖蕩的心思并沒有被澆滅。經老鄉介紹,他們選擇了在岱山這片熱土重新開始。
起初不過是居民區附近一家既小又不起眼的雜貨便利店,但夫妻倆為人和善又吃苦肯干。又因著多年大城市闖蕩經驗賦予的獨到商業嗅覺與渠道,除了銷售當地居民慣用的日用品外,夫妻倆常琢磨著進一些小島上不常有的“新鮮玩意兒”,如老家的手工蜂蜜、各種菌菇山珍干……周全又新奇的商品為小店累積了不少人氣,周邊居民也逐漸習慣于下班回家繞去他們店里買點兒日雜百貨。有了固定的消費群體、穩定漸長的收入,夫妻倆也愛上了海島悠閑的“慢生活”,決定在岱山安定下來。
骨子里愛拼愛闖的夫妻倆決心把生意做大,店面的擴張與改建自然被提上了日程。葉金偉租下了周邊的四家鋪面,一打通,“麻雀小店”搖身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超市”。可重新營業沒多久,葉金偉犯起了愁,因缺乏成體系的營銷指導,店面的擴大增加了成本,卻并沒有帶來預期中銷售額的明顯增長。他看著勾勾畫畫滿是紅字的賬本,思來想去,只得向煙草客戶經理鄭君杰求助。
圖為小店改造前后的對比
鄭經理認真地同他分析經營情況,提議對店鋪的布局進行修改——規劃動線、劃分商品區域、更改貨架方向、增加照明、更換柜臺……經過三個月的精心設計與改造升級,店鋪煥然一新,敞亮且簡約的裝潢、井井有條的商品擺放吸引了更多顧客。
不僅如此,葉金偉還聽從了鄭經理的建議,用上了雙屏機,搭上了數字經營的快車。掃碼銷售免去了結賬時的錯漏,庫存管理也讓每次打烊后的盤點變得輕松快捷,經營建議書與終端畫像幫助他了解店鋪與周邊的經營情況,葉金偉對店鋪的經營愈發得心應手。
圖為葉金偉使用雙屏機查看經營情況
生意步上正軌,身為黨員的葉金偉便琢磨著想為這片給了他新生活的土地做些什么。當聽說岱山縣煙草專賣局在籌備打造提供便民服務的“香溢紅色驛站”時,他毫不猶豫地申請加入。
如今,如海超市已是岱山縣“香溢紅色驛站”的一份子,成為便民服務與黨建宣傳的前沿陣地。走進店門,就能看到插著傘的傘桶,雨天只需在借用登記本上留下基本信息,便可以借傘應急;收銀臺前,是張大氣的茶桌,上面擺了熱水壺、一次性杯子,供周邊的環衛工人、交通協管員、外賣小哥與過路人等歇腳喝茶;桌旁的小推車里,有口罩、充電寶、工具箱、針線包以備不時之需;旁邊墻面上,還嵌著一臺顯示屏,播放著時政新聞……此外,為方便周邊居民交各類水電雜費等,他還對接金融服務部門放了一臺用于充值話費、電費等費用的機器。如海超市正逐漸朝著“社區小中心”的建設方向前進。
圖為行人來如海超市“香溢紅色驛站”借傘
談及這特意騰出來的區域,葉金偉并不覺得可惜:“店里生意不忙的時候,有熟客過來聊聊天、喝喝茶,大家鄰里鄰居的,交流下感情蠻好。”
此心安處是吾鄉,葉金偉說,岱山是他的第二故鄉,這里的人、事、物助他安定、予他溫飽、供他絢爛,他愿在這里長長久久地生活下去、回饋下去,持續這一場與岱山的“雙向奔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