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手機設定的鬧鐘把熟睡中的劉美叫醒。起床洗漱完畢,劉美來到店門口等著送菜車。車子來后,她麻利地卸貨,然后把送來的蔬菜分類、剔除外葉、清洗,做好出攤賣菜的準備。
今年42歲的劉美,家住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瑤族自治縣冷水溝四隊,算起來,她賣菜已有二十多年。
劉美賣菜從不缺斤少兩,所以菜攤的生意一直不錯。憑著誠信經營,雖本小利薄,但一年到頭也能賺幾萬元,支撐一家人的吃穿家用問題不大。
劉美的店鋪門口就是菜攤子。攝/常入兮
2020年,由于衛生環境問題,劉美將菜攤從原來熱鬧的老農貿市場,搬到了位置稍偏的新農貿市場。因新農貿市場的客流量還沒起來,剛搬攤位那陣子,劉美的菜攤鮮有人光顧,有時半天賣不出幾斤菜。月底一算賬,除去租菜攤的租金后盈利不多,一家人的生活有些捉襟見肘。那段時間,劉美的小兒子處于青春叛逆期,心思沒怎么放在學習上,還惹了不少事。
劉美的丈夫會做水泥活計,此前跟著工程隊干。后來工程隊接到的項目不多,干三天閑五天,收入不穩定。家庭經濟遇到了困難,加之孩子沒少讓人操心,這讓劉美有些身心疲憊。
“錢可以想法子賺,但孩子的學業不能耽擱。”在和丈夫商量后,劉美向學校請了假,將小兒子領回家,凌晨跟著她理菜,天亮了又讓他跟著丈夫去工地打下手。
劉美這一體驗生活不易的決定很快見到了效果:一個星期過后,小兒子低著頭向父母“請求”讓他返校念書,并保證不再調皮,劉美這才松了口氣。
兒子的醒悟也讓劉美也打起精神,在新農貿市場里租了間鋪面,在繼續賣菜的同時賣些雜貨,拓寬收入渠道。雖然賣了20多年的菜,但如何經營好新增的業態,劉美心里沒底,也沒有經驗,開店初期,生意還是上不去。
河口縣煙草專賣局的片區客戶經理在走訪市場時了解到劉美遇到的困難后,調整了經營指導策略,一方面建議她合理備貨,縮短訂貨資金的周轉時間,另一方面在提升店面形象上下功夫,在繼續做好誠信經營的基礎上以清爽整潔貨品陳列吸引新顧客,留住老顧客。
照著客戶經理的建議,雜貨店的生意有了明顯起色,懸在劉美心里的那塊“石頭”落了地。
銷售雜貨穩住了小店的生意,劉美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蔬菜進貨上。憑著多年賣菜總結的經驗,什么種類的菜好吃,在哪個季節口感最佳,她都認真考量。由于進貨量大,菜品質量不錯,附近鄉鎮的幾個商販也會找她批發蔬菜。
劉美在店里整理貨品。攝/常入兮
通過微信下單、送貨上門的方式打破距離限制,搬店前的不少老顧客也逐漸回來了,還可以幫忙清洗、削皮,打包好的凈菜可直接烹飪食用。一些小年輕不怎么會做菜,只要問起,劉美都會向他們傳授做菜的經驗,如此一來,小店的生意越做越好。
去年年底,劉美拿出開店掙到的錢貸款買了一輛新能源小汽車給丈夫跑出租。經濟回暖,到河口旅游、經商的人日漸多了起來,跑出租雖然辛苦,但也能掙到錢,一家人對未來日子,有了更多期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