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煙價格倒掛,即零售價格低于批發價格的現象,最近在全國多地都有出現,特別是一些高檔卷煙品牌,令廣大零售戶苦不堪言。這一現象背后隱藏著多重復雜的因素,涉及經濟、政策、市場行為等多個層面。
經濟環境因素
供需關系失衡: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和控煙政策的實施,一些煙民轉向吸電子煙,吸傳統卷煙的人群有逐步減少的趨勢,導致市場需求下降。與此同時,卷煙生產量并未相應減少,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零售戶為了促銷和維持銷量,不得不降低零售價格。疫情之后的消費能力下降給傳統零售戶構成壓力,為了保持市場份額,一些零售戶可能會選擇降價銷售。
成本壓力:煙草稅的提高增加了卷煙的生產成本,卷煙價格持續提高,零售戶在成本上升和銷售量停滯之間陷入困境,有時不得不以低于批發價格的方式銷售,以減少庫存和損失。
市場競爭: 近年來,煙草工業企業在滿足行業稅利增長的要求下一直在進行產品的“結構提升”,使得一些卷煙尤其是高檔卷煙的零售價低于批發價,這樣的“逆差”就需要卷煙零售戶通過價格正常的卷煙利潤來攤減,零售戶的收入自然會下降。
控煙政策: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實施,以及各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控煙措施,如提高煙草稅、限制煙草廣告、設立無煙區域等,特別是國內一些地區一刀切的控煙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煙草消費,導致市場需求下降。
市場行為因素
新品過多:一些工業企業不斷開發卷煙新產品試水,某些新品在省內接受度較高,但在外省未必能夠接受。特別是一些新品的銷售價格與當地零售戶的主銷產品相沖突,但零售戶在訂煙時為保檔位又不得不進,導致賠錢銷售。
價格戰: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一些零售戶可能會采取低價策略,這種價格戰可能會在短期內吸引顧客,但長期來看,可能會損害整個行業的利潤水平。
庫存管理:從根本上,煙草行業工商庫存是卷煙特別是高檔卷煙價格倒掛的最主要原因,它最終會流向零售戶手中。零售戶為了減少庫存積壓,可能會選擇降價銷售。這種策略雖然可以短期內緩解庫存壓力,但可能會導致市場價格體系的混亂。2016年前后,煙草行業曾經加強了宏觀調控,連續多次對高端高價煙采取停產停調的措施,推動工商庫存逐步降低,市場行情也回歸到合理區間。
消費者行為:從2023年開始,高價煙和高端卷煙品牌狀態疲軟,市場行情下跌是卷煙消費降級的典型表現。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提高,更傾向于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這迫使零售戶在高檔煙價格上做出讓步,以維持銷量。
社會文化因素
健康意識提升:隨著對吸煙危害認識的加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戒煙或減少吸煙,這直接影響了煙草市場的需求。
社會輿論壓力:社會對吸煙的負面看法增加,吸煙者在公共場合吸煙受到限制,這減少了吸煙的社交場合,進一步降低了煙草的消費。
卷煙價格倒掛是一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涉及經濟、政策、市場行為和社會文化等多個層面。這一現象對零售行業的利潤和市場秩序構成了極大的挑戰。因此,政府、煙草行業和零售戶需要共同努力,通過合理的政策調控、市場監管和行業自律,來解決這一問題,實現煙草市場的健康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