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是煙草專賣局的執法人員嗎?”
“是的,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
“我在阿梅百貨店買到了5盒沒有中文標識的‘愛喜’牌卷煙。國內沒有中文標識的卷煙都屬于走私煙,我向商家索賠10倍貨款,但是商家拒絕了,只答應給我退貨。你們能否跟我一起去店里,協助我進行索賠?”
“接到您的投訴,我們會安排工作人員到涉訴商家進行檢查。同時,您可以提供違法卷煙和相應購買記錄來我局鑒別真偽。”
“如果你們不能來現場,就算了吧!”
……
最近,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煙草專賣局接到十來個類似的投訴電話。經調查發現,為同一投訴人一段時間內在多家零售店購買了卷煙。投訴人多次要求煙草專賣執法人員前去涉訴地點,協助其現場處理索賠事項,引起了煙草部門的警覺。在對涉訴商家進行現場調查和走訪后,煙草專賣執法人員發現這些商家均不存在涉煙違法行為,可以確定該投訴人為“職業買假人”。這名“職業買假人”在多家卷煙零售店購買了卷煙后,以“買到假煙、走私煙”和“向煙草局投訴”為由對零售商家進行恐嚇勒索,每次金額超過500元,已有部分零售商家選擇了“私了”。
筆者在此提醒廣大零售商家提高警惕。首先,要核實涉案卷煙是否由本店銷售,有無相應憑據;其次,如果在處理消費爭議的過程中,對方實施了恐嚇、威脅、要挾等勒索手段,或者通過產品調包、藏匿等手段虛構產品質量問題,應當收集固定好相關證據,主動報警,不要縱容變相敲詐違法行為;再次,一定要誠信守法經營,從正規合法渠道進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