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酒百貨店熬過了三年疫情,誰都以為會迎來“報復性”消費,哪知實際情況卻與多數人想法相反:三年疫情才是最近幾年的黃金時期,從那以后再也沒有起色。煙酒百貨店到底還能堅持多久?真像社會輿論所說的那樣,“倒閉潮”就要到來了嗎?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但也沒有這么嚴重。確切地說,一部分店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出現了生存危機;還有一部分店在苦苦掙扎,為生活費而奮斗;也不排除少數店生意非常火爆,就像股市表現再差,都有漲停那一支一樣,但這并不代表煙酒百貨店的整體趨勢。
經營不下去的店雖然是少數,但是這部分店的悲慘命運很說明問題。上述一二類合在一起構成了目前煙酒百貨店的行業主旋律。導致這種局面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消費低迷是主要因素。消費者收入下降,緊捂錢袋子,購物意愿降低。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五元以下低檔煙退市之初,市場上瘋狂求購五至十元“新低檔煙”,預訂熱風靡一時;現在情況急轉直下,很難看到這部分消費群體的身影,仿佛一夜之間蒸發了一樣。筆者最近看到,有的經營者甚至把低檔煙擺放到了主街道邊上,搞店外經營,雖已違法,但還是無法扭轉頹勢。這說明:低檔煙民在經歷過渡期的煎熬后,其中的一部分已經成功轉型,或自己卷煙葉、或戒煙、或減少吸食量,導致消費群體數量大幅下滑。其他中高檔煙市場表現相比較而言,表現更是不理想。作為主打產品兼引流產品,卷煙銷不動對煙酒百貨店打擊是致命的。
2、年初開門紅使卷煙市場短暫飽和,導致各店鋪銷量持續下滑。本來去年下半年市場行情就不好,不論暢銷煙、滯銷煙,還是高檔煙、低檔煙,一律表現不佳。保命還是保級討論在大放量還沒開始之前就早已拉開帷幕,清倉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跑得快游戲愈演愈烈。即使這樣能順利清倉的還是少數,多數商戶倉庫里新舊疊加,找不到銷路,看不到前途,以前面對開門紅氣定神閑的那種狀態已經極為少見了。卷煙走勢不明朗使大多數經營者心里沒底,對卷煙經營到底還能堅持多久,內心充滿迷茫,信心不足。
3、網購的沖擊。這不是關鍵因素,但影響不可小視。雖然網購沖擊不了卷煙,但是它對煙酒百貨店其他商品的沖擊還是巨大的。酒奶飲料零食調味品,凡是顧客能想到的網上都有;凡是煙酒百貨店能經營的,網上更便捷都廉價。本來煙酒百貨店的利潤就不大,店鋪還多,生存已經夠艱難的了;現在卷煙銷售不理想,其他商品再受沖擊,就直接把店鋪陷入了兩難境地。
4、行業內卷。大多數煙酒百貨店都相距不遠,商品同質化嚴重,在市場消費潛力不足情況下,內卷就成為必然。況且新增店鋪還在不知死活地往里沖,對這種局面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城鎮和城鎮之間卷,鄉村和鄉村之間卷,城鎮和鄉村之間卷,總之只要是賣煙酒百貨的,沒有不卷的。卷了死路一條,不卷死得更快。內卷使得不管大小店,盈利越來越少,而隨著物價上漲,其他開支又越來越多,導致有的店入不敷出,生存環境極為惡化。
5、房租和員工工資是壓垮煙酒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沒有特別的銷售渠道,單靠賺散客的利潤,有些租房店鋪前景確實不容樂觀。位置好的店鋪銷售相對好些,但房租和員工工資開支也大;位置差的房租便宜工資支出少,但銷售業績不會好。而且房租還只漲不跌,工資也是如此。最近幾年新開的大店有些開門必虧,之所以還在堅持,主要是內心還認為會越來越好;其實剛開業時的人流量就是答案,新店沒有人,往后顧客更少。有的純粹是礙于面子,感覺匆匆上馬,匆匆關門會惹人笑話,所以能撐一天是一天。
這么說來,當下的煙酒店除了極少數經營不錯的之外,是不是大部分早晚都得倒閉?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很簡單:煙草公司不會允許這種局面出現,因為它也要生存。煙草公司只要不想讓大家倒閉自然有它的辦法。所以唯有堅持才是正確選擇,唯有堅持才會最終取得勝利。有人會說,既然情況危機時,煙草公司會采取措施,那就高枕無憂,什么也不用做了,只要坐等就好了。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屬于最先倒閉的那一批。因為客觀因素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主觀努力決定一切。筆者這么說相信各位都能理解。卷煙行情再好都有開不下去的店,何況現在是非常時期。而且這種局面短期內不會得到根本扭轉。
那么,怎么做才是與目前局面相匹配的正確選擇呢?
首先,應該相信國家政策。短期可能會出現賣煙難情況,長期看情況一定會趨于好轉,因為稍緊平衡這個總的指導思想不會變,煙草這個行業不能倒。從歷年卷煙銷售實際來看,年后到“五一”長假期間屬于青黃不接的淡季。今年不過是各種不利因素恰巧此時疊加在一起,使這種情形更加突出而已。過了這段時間情況也許會稍有改變,雖然短期內贏利預期不可能像經營戶所期盼的那樣理想,但長期向好這個基本面不會變。卷煙畢竟是國家專賣品。
其次,要量力而行,不能不顧客觀實際和經營狀況盲目訂貨,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煙販”身上,那樣最終會吃虧的。也不要一心只想著升檔升級,煙賣不掉要檔級只能是負擔。
第三,必須要打造個性化商品和服務,突出店鋪特色。煙酒店一直以來,商品都是大同小異,更少有服務,缺乏特色。所有店鋪眼睛只盯著那幾個牌子,對其他品牌缺少足夠的關注與研究。其實不管哪個牌子都有固定的客戶群,即使是全國一流的大牌子也不見得人人都喜歡。有些商品名氣雖然不是全國最響,但毫無疑問也是有自己的消費群體。這個問題最近幾年已經引起了經營者的注意,有的店還做了有益的嘗試,挑選與眾不同的品牌進店,避免大眾化。有的干脆把當地土特產進行粗加工,作為店鋪特色商品,效果不同凡響。至于送貨上門、為特殊群體服務,也是大有市場的,把這些服務做好了,同樣可以擴大影響、吸引客戶。
第四,要在深化店鋪內涵上下工夫。包括店鋪裝修增加特色元素,商品擺放生動有趣,商品種類與眾不同等等。另外,提高經營者自身素質也特別重要。因為增加經營者人格魅力也屬于店鋪內涵的范圍,經營者與顧客接觸時給人親和力,淵博的知識、不卑不亢的態度,也是吸引顧客的重要因素。
第五,要積極探索經營方式的轉型。既然煙酒百貨店已經成了食之無味的“雞肋”,經營者不妨來個轉型。一是敢于舍棄沒有利潤的商品或冷門貨,引進其他貨。比如,目前酒類競爭嚴重,賣大牌酒基本沒有利潤,占用營業面積大不說還占用資金,可謂勞心勞力。奇怪的是:沒有哪個卷煙零售戶不賣酒的。并不是說消費者到店里非買酒不可,而是經營者自己走不出非賣酒不可的慣性思維,即使沒有利潤,也覺得不可缺少,其實缺了又能怎樣?難道沒有別的商品可替代嗎?肯定不是。日用品又能銷多少?一袋鹽賺一毛,問為什么非賣不可:回答說,缺這就沒人來了,其實買鹽的人并不多,煙酒百貨店多如牛毛,到底能銷多少呢?多數買鹽的顧客,除了買鹽別的一般不買,缺了又能如何?筆者只是拿酒和鹽打個比方,除煙之外其他商品境遇大抵如此。二是吸取電商成功經驗,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把實體生意人的豐富經驗同現代營銷手段相結合,取長補短,而不是一味埋怨電商搶走了生意。
第六,要增加與顧客的互動。煙酒店歷來有不和顧客互動的習慣,營業員像個機器人一樣,顧客要什么賣什么,愛買就買,不買拉倒。這就是利潤型商品和外地煙銷路不暢原因所在。適當增加和顧客互動則有利于破解這方面難題。互動大概有以下幾個形式:新品體驗,把顧客不熟知、不愿意接近的商品提供免費品嘗服務,這種方法對新品煙酒特別適應,前提是煙酒品質足夠好;增加棋牌、聊天等娛樂項目,通過和顧客娛樂溝通,消除心理隔閡,拉進距離,建立信任關系。
第七,和其他行業搞橫向聯合。煙酒點門前招引燒烤攤點,可以吸引人氣,捎帶銷售煙和酒水飲料;設立涉農資金取款點,取款時可以捎帶購物;單獨辟出點空間做快餐,利潤不比煙酒百貨店少,還能在一定時段形成聚集效應。能讓公交公司在門前設個公交停靠點那就更沒得說了,可以實現銷量成倍翻番。
當然,肯定也有人說:消費者收入減少,手里沒余錢,說什么都是廢話。這雖然也有道理,但是目前情況遠遠沒嚴重沒錢購物那個程度,必須的消費還是得有。社會總要發展,經營者也總要吃飯,不管哪個地域哪種類型的商圈,都有成功的典型案例可以借鑒,至少當下如果做不好,只能怪自己沒足夠努力。
卷煙作為國家專賣品,經營者任何時候都不要對它失去信心。租房子、用人工屬于經營策略問題,人各有志不好多說,但風險相對較大。如果可行性研究沒有認真去做,則更容易失敗,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企業倒閉現象一直都在上演,只是以前沒有過多關注而已。也許最近因為經濟下行的原因,倒閉的企業比以往多一些。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沒有退縮的理由,開動腦筋想辦法度過難關才是正確的選擇。如果您有別的更好的出路,那另當別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