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每年的冬天多么寒冷,王永亮的店里永遠充盈著溫暖,站在王永亮建設的愛心驛站門口,你便可以看見這樣一張告示:“天氣逐漸寒冷,本店為環衛工人、殘疾人等有困難的顧客免費提供熱湯熱飯。”
王永亮高中畢業后從家鄉來到濰坊闖蕩生活,飽嘗打拼疾苦的他在壽光開了一家“好鄰居超市”。初來乍到的他從來沒有開超市的經驗,店鋪管理做不好,生意也一直不見起色。山東濰坊壽光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了解到王永亮的情況,決定組織開展重點幫扶。負責該轄區的第一基層服務站成立了“紅心志愿者小隊”,對王永亮開展駐店一對一幫扶。
“煙草的工作人員是我的好鄰居和貼心人,他們隔三岔五地就來店里幫我做好商品分區和店面規劃,指導我采購豐富多樣的生鮮蔬果以吸引更多的顧客到店消費,他們一直竭盡所能地為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生意越來越紅火的王永亮也想像煙草人一樣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他和妻子把超市旁邊的門頭租賃下來,利用晚上空閑的時間將愛心驛站打造起來,裝修采買都是兩個人親力親為。
“現在周圍的環衛工人和孤寡老人常到店里打飯喝茶,他們購買副食百貨我也給打折,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把煙草的這份愛心傳遞下去。”王永亮誠懇地說。
盡管王永亮超市的生意非常忙碌,但他和妻子每天都堅持輪流到驛站準備熱湯和飯菜,免費提供給辛苦奔波的工人和老人。隨著消息慢慢傳開,王永亮干脆在店門口貼出大大的告示,歡迎更多有需要的困難群眾來驛站免費就餐喝湯。
面對慕名前來的顧客,王永亮的熱情從未消減。綠油油的青菜、誘人的什錦小炒、香氣撲鼻的鹵肉,一道道冒著熱氣的菜肴被他連同新出鍋的米飯一起交到前來打飯的顧客手上。
“常來的幾個客人,有的行動不方便沒什么收入,有的家庭困難還要照顧老人,幫助他們只算是我的舉手之勞。”王永亮憑借著這樣一股子韌勁一直經營著愛心驛站。
王永亮為困難老人送上熱湯
受他幫助的顧客感慨道“冬天在外面忙活一天,能到店里喝口熱湯吃口熱飯,不只是胃暖和了,心里也暖洋洋的,有時把飯菜帶回家,吃不完還能當第二天的早飯。”不加修飾的話語和質樸的笑容,是對王永亮最大的回饋,也是他將愛心傳遞延續下去的動力。
近些年,隨著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孩子只能由老人照看。王永亮夫婦也有一個女兒,還在上小學的女兒,總喜歡把在家“落單”的同學領到店里一起做作業。久而久之,夫妻倆的小超市總是聚集著很多孩子,王永亮把孩子們安置在愛心驛站里做功課,累了餓了還能吃上水果和現成的飯菜。孩子們有時會詢問一些課本知識,或者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和困惑,王永亮總是有問必答,遇到他也不懂的,便會在顧客群里咨詢“明白人”。久而久之,孩子們都把王永亮這里當成了“第二個家”,把好鄰居超市當成了“集散點”。
“孩子的父母都在青島打工,我和老伴年紀大了,在孩子功課輔導上面使不上勁啊,多虧了小王兩口子,孩子在他們超市里寫作業,我們特別放心啊。”常來店里購物的劉長海已經67歲了,他常稱贊王永亮是大家的暖心人。
最近,周邊村落的農產品出現了滯銷的現象,鄉親們出產的蘑菇、包菜、蜜桃、蘿卜等土特產銷不出去,收購的商家把價格一壓再壓,很多優質土特產都爛在了地里,王永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善于思考的他,決定將這些農產生鮮帶上網絡平臺,通過網上直播帶貨的形式,幫助鄉親們把產品銷售出去。
說干就干,王永亮主動與困難村的村書記對接,表示可以通過線上直播助農的方式幫助村民們拓展銷路。在確定好帶貨品類和產品質量后,王永亮利用“露天采摘+室內介紹”相結合的模式開展直播,直觀地為消費者展現農產品的生長環境、養育方式、口感特點等。
隨著和粉絲的深入互動,他的商品“圈粉”越來越多,直播間人氣不斷高漲,平均一場直播下來能有3000元左右的成交額,相關小視頻在微信朋友圈經過二次傳播“發酵”,又帶來了不少成交量。
王永亮在店內打造了“微光助農專區”,幫助鄉親們代賣農副產品。各種包裝精美的特產禮盒在店里悉數亮相。他還利用微信小程序開設了“云端助農專區”,周邊居民下單后,可以免費送貨上門,通過王永亮的不懈努力,原本滯銷的農產品成了致富增收的搶手貨。
“用心、用情、用愛把店鋪經營下去,誠心誠意地把顧客當成親人,多做一些方便顧客、方便群眾的小事好事,我也感受到了穩穩的幸福,我愿用不變的熱情,傳遞給顧客長久的溫暖。”王永亮笑著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