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食雜店”的人不少,沒聽說過“煙酒店”的人不多,它倆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親兄弟。多年來它倆做生意遵循的原則是:賣煙的地方必有酒,賣酒的地方最好也搭配煙,這種天生的搭配被人們稱為“煙酒不分家”。這種模式從煙草專賣制度還沒有實施的時候就開始運轉了,沒有人懷疑過它的科學性。沿襲至今,煙和酒的合作關系依然牢不可破。
可是我只能說:以前煙和酒的關系是真鐵,都是煙酒店里唱主角的大腕;現(xiàn)在多少有點“拉郎配”的成分在里面。從真的離不開,到現(xiàn)在強扭的瓜有點不甜,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
一、煙酒店的曾經(jīng)與現(xiàn)狀
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煙酒店數(shù)量少得可憐,一般每個行政村只有一個,作為供銷社的下設機構,它有一個很牛的專有稱謂叫“雙代店”。貨物品種也不多,主要就是煙和酒,為使它倆不至于太孤單,也會加上少量的日用百貨稍稍點綴一下。雖然商品數(shù)量少,但每天銷量都不錯,特別是煙和酒。那時候雖然家家都不富裕,但家家都有煙民,戶戶有“酒鬼”,每天下地干活必須抽煙,回到家還要“弄二兩”。一則身體累,二則不愛煙酒的男人在村民眼里基本不算個男人。“煙酒不分家”說法雖然由來已久,得到強力深化大抵就在那個時候。
改革開放后,煙酒店如雨后春筍般冒出許多,有錢人又多了些,所以煙酒銷量還算不錯。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期,算是煙酒店的鼎盛期。煙酒店必須賣煙和酒的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此后最近十年煙酒合作開始走下坡路。具體表現(xiàn)在:
市場上酒類品牌和數(shù)量投放加大,各大品牌你方唱罷我登場,消費者應接不暇。大超市趁機以進價或低于進價銷售主流大牌子酒,打壓煙酒店。居于食物鏈最底層的小戶只能苦熬硬撐,拾點大戶剩下的殘羹冷炙度日。在這種大戶以價換量爭奪市場常態(tài)化的進程中,凡是賣酒的小戶都沒賺到錢,但是各家倉庫都堆滿了酒。供貨商以各種促銷手段鼓勵進貨,逼得大小商家不跟進活動酒生意就做不下去。所以,目前形成了賣酒不賺錢、家家都不缺酒、既占場地又占資金的奇觀。大超市經(jīng)營還勉強說得過去,普通煙酒店大牌賣不動,賣了還不賺錢;小牌子無人問津。煙最近一兩年雖然行情也不好,但總歸是國家專賣,長期看趨勢不會太差,酒還是沒法相比的。
二、“煙酒合作”還能延續(xù)老路走下去嗎?
多數(shù)人的回答是肯定的。但筆者覺得,不肯舍棄賣酒與其說是為了賺錢,還不如說是一種情結。畢竟打翻這種模式很多小生意人會不習慣。就像在糧食最低谷時期,農(nóng)民依然不會放棄種糧食一樣的道理。仔細想想,店鋪展示柜裝的是酒,倉庫里滿滿的也都是酒,被酒類占據(jù)的資金和營業(yè)面積如果改做別的產(chǎn)品賺的會比賣酒少嗎?何況酒類是如今最卷的生意,沒有之一。雖然目前進價一再看漲,但是沒有消費者接盤的漲價早晚是無源之水,是不會有向好的趨勢的,進貨越多風險就會越大。
也許有人會說:現(xiàn)在所有生意都有人搶在前頭做了,哪還有賺錢的買賣?與其冒風險瞎折騰,不如按部就班做老本行,雖不賺錢,基本生活還是能解決的。但在筆者看來,這叫只看一時,得過且過。以前靠煙引流,帶動酒水;現(xiàn)在煙的行情擺在這了,也不盡如人意,這對難兄難弟的前途到底在哪?白云蒼狗,世事滄桑,幾十年前的老生意經(jīng)在新形勢下還能念嗎?
在大超市商品越來越齊全,服務越來越貼心的情況下,普通煙酒店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居民已經(jīng)不再喜歡身邊的煙酒店了,動輒就直奔大超市,因為價低貨物周轉還快。老板們動不動聚在一起討論“內卷”,其實普通煙酒店連“卷”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和大超市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大超市不管滯銷煙、暢銷煙,通通不愁銷路,價格賣得還不便宜。普通煙酒店除了暢銷煙,其他煙都不好賣。而酒類表現(xiàn)更明顯,大超市按進貨價銷售大牌子酒,甚至賠本賺吆喝,堤內損失堤外補,把人流吸引來了之后靠小廠酒賺錢。普通煙酒店就沒這么幸運了,大牌子賣不出也不敢“砸價”,小牌子進貨只怕會死在手里。酒還能賣嗎?
經(jīng)營一貫講究出奇出新,賣別人不賣的商品,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利潤型商品”,大家都賣的叫“大路貨”。時代在前進,大眾消費每時每刻都在更新,但是煙酒店老板的思維卻一直停留在“煙酒不分家”上不能自拔。究其原因,其實就是煙草專賣制度束縛了他們的手腳。只要有煙賣就不愁賺不到錢,店永遠不會倒閉。大多數(shù)人都這么想的時候這種模式想轉換就很難。因為少有參考模式和追趕目標,即使想進步也僅僅停留在經(jīng)營方式的改變上,比如改變服務態(tài)度、送貨上門、給個贈品、與宴席掛鉤,其實這些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大家都這么做的時候,依然改變不了煙酒店投入大、獲利少的局面,干得好的也僅僅是賺了自己的人工錢。現(xiàn)在走在煙酒店前沿的是從事直播的“網(wǎng)紅”,表面看紅紅火火,本質上還是那幾樣商品,離真正的轉型還差距很遠。
三、“煙酒分家”了,經(jīng)營就一定會好起來嗎?
沒人敢打這個包票。也許有的人就適合“不分家”這種模式。但是極少數(shù)人經(jīng)營成功并不能說明什么,因為他的成功不具有推廣價值,也不可復制。每個經(jīng)營者只有需要根據(jù)自己實際情況和周邊消費群體的特點做出合理判斷,從而調整經(jīng)營策略,才能破解難題,走出困境,真正把“煙酒店”做成心中的“企業(yè)”。這里不妨給大家?guī)讉€建議:
1.發(fā)掘本土特色產(chǎn)品:在經(jīng)濟下行大環(huán)境下,在大中型企業(yè)生存困難、居民消費意愿降低情況下,國家提出的“土特產(chǎn)”思路將越來越凸顯實用價值。立足本土、發(fā)掘特色產(chǎn)品、走產(chǎn)業(yè)融合之路,將為與“三農(nóng)”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煙酒店施展本領提供平臺。煙酒店應當抓住機遇,對當?shù)赝撂禺a(chǎn)進行簡單粗加工后推向市場,既增加收入,還能帶活煙酒店。把推廣酒的心思用在這方面沒有做不好的道理。
2.線上線下同時發(fā)力:利用線上平臺擴大銷售渠道,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同時,將日常興趣轉化為經(jīng)營項目,如銷售盆栽、花藝等,充分利用店鋪的空閑時間和空間。
3.關注特殊群體需求:殘疾人、婦女兒童、留守老人等,每個群體不管是商品還是服務都有特殊需求,煙酒店和一些社會組織做好對接,做一些諸如居家服務的工作,這比搞直播更有意義,因為這是展示企業(yè)形象的好機會。企業(yè)形象好,推出新商品會更容易被顧客接受。
4.推出特色商品和服務:面向全社會推出特色商品和服務,也會有不錯的收益。比如和旅游公司對接,招攬游客,代賣旅游紀念品;和婚介公司對接,從事婚介服務;辟出單獨空間,搞居民富余生活用品寄售或交換,市場前景都會很好。
綜合上述,酒類經(jīng)營早就疲態(tài)盡顯,最近幾年形勢更不容樂觀。撇開勞動力成本不算,既占用了大量資金,還占用了商鋪最多的經(jīng)營面積,實際利潤連基本生活費都不夠。內卷嚴重達到了歷史新高度,未來經(jīng)營難度會越來越大。認清形勢,及早調整經(jīng)營策略,把銷不動或不好銷,市場行情長期不看好的商品特別是酒類,及早清退出去,是煙酒店最近一段時間躲避不開的話題。如果想把這一行長期做下去的話,以上建議還請認真考慮。社會在發(fā)展,居民有期盼,只要您肯動腦筋,勤于摸索,小店的明天會越來越好,我們畢竟有煙做支撐,這是其他行業(yè)沒有的優(yōu)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