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月以來,各地市場監管局,均在對此物進行打擊,但依然屢禁不止。近日,貴州黎平縣市場監管人員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仍然還有店鋪在售賣此物,于是對此物進行了收繳,并對違法售賣此物的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處理。
圖片來源于:食品快爆抖音號截圖
自3月以來,“煙卡”在校園內風靡一時,成為了學生們之間炙手可熱的游戲新寵。煙卡,來源于煙草包裝的卡片,上面印有各家煙草品牌的標識,學生們通過收集這些卡片來進行游戲。這種游戲方式的流行,不僅催生了煙卡交易市場的繁榮,也為商家們似乎找到了一條新的生財之道。然而,這條道路并非合法合規,而是隱藏著巨大的法律風險。
近日,眾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為了集齊煙卡,不惜花費大量金錢購買煙盒,甚至有孩子在煙草店以25元的價格購買原價30元一包煙的煙盒。家長們對于煙草店能否合法售賣煙盒給未成年人表示懷疑,并指責高價售賣煙盒的行為涉嫌欺詐。這些情況一經網絡曝光,立即引起了廣大家長的共鳴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對市場進行了徹底檢查。
經過調查,監管部門發現市場上售賣的煙卡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從正品煙盒上剪下來的折疊式煙卡,另一種則是預先制作好的、名為“呸呸卡”的煙卡,并標注有“兒童玩具”字樣。監管部門明確指出,無論商家售賣哪種煙卡,均涉嫌違法。
那么,為什么這些煙卡不能賣呢?
首先,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商家不得向未成年人售賣含有煙草商標、標識的制品。正品煙卡因其上印有煙草品牌的商標,售賣給未成年人顯然違反了這一法律規定。而《煙草專賣法》也明確規定,廢舊煙盒剪下的煙蓋,即煙卡,商家不得進行二次銷售。這意味著,無論煙卡是否為正品,其銷售行為都是不被法律允許的。
其次,對于“呸呸卡”而言,雖然其上印刷了“兒童玩具”字樣,看似不屬于煙草制品,其銷售不應構成違法。因為這種煙卡在未經過各大煙草的同意私自使用了煙草的商標進行印刷銷售,這涉嫌違反了《商標法》的相關規定。根據《商標法》,擅自使用他人商標的,將會被沒收制作工具,同時根據銷售額的不同,商家可能面臨巨額罰款。具體來說,銷售額達到5萬元的商家,將會面臨5倍罰款;銷售額未達到5萬元的商家,也將面臨最高25萬元的罰款。
因此,對于廣大零售戶來說,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守法經營,切勿貪圖小利而吃大虧。要時刻關注相關法律法規的變化,確保自己的經營行為合法合規,以免因小失大,面臨不必要的法律責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