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七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市黑井古鎮在朦朧的晨光中緩緩蘇醒。伴隨著清脆悅耳的鳥鳴和偶爾從遠處傳來的雞鳴,古鎮仿佛被賦予了新的生機。
和古鎮一起醒來的還有47歲的百貨商店老板張連斌。
張連斌在古鎮居住了21年,開了一家28平方的小店,經營百貨和當地的土特產,店面不大在古鎮卻獨具特色。
張連斌在店鋪里。包耀玲攝
從小店鋪到“講故事的人”,他是文化的傳播者
“你肯定想不到,兩年前我這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便利店,無論是商品陳列還是選品種類都沒有什么講究。” 張連斌在古鎮開店已經有十一個年頭,雖說有古鎮的優勢,但生意沒什么起色。
張連斌是個愛鉆研、有干勁的人,煙草部門的客戶經理建議他根據古鎮特色優化商品結構,并以提供旅游指南和游客服務引流,發揮當地人對古鎮“熟識”的優勢,把好風景講成好故事,以文旅營銷“出圈”,張連斌聽進去了。
從當初店內貨架雜亂稀疏到現在特色商品琳瑯滿目,張連斌的小店“蛻變”了。黑井貢鹽、浴鹽、梨醋……一應俱全。有了客戶經理 “把好風景講成好故事”的建議,張連斌開始收集并深入了解黑井古鎮的歷史文化,和那些珍藏在老一輩人腦海中的記憶。
如今,說起古鎮,張連斌總能侃侃而談。“在我這里,買一樣東西換一個故事。”聽故事的人多了,文化也得以傳播,小店的生意也隨之火起來。
成為古鎮“百事通”“活地圖”的張連斌,有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生意經”。
從零售戶到導游,他是“鏈接”的編織者
“你這里的價格怎么比我們在網上預訂的還便宜,該不會有什么套路吧?”總有游客會對張連斌提出這樣的問題。
張連斌發現,很多有特色又實惠的民宿和飯店,由于缺乏營銷推廣的能力,很難被游客發現。于是張連斌在原來店鋪業務的基礎上進行了資源整合。
哪家民宿什么優勢,哪家飯館的特色菜,張連斌如數家珍。不僅如此,張連斌還幫助這些商家進行聯合推廣。
有了張連斌的助力,那些經營觀念“老套”的商家生意也有了起色。他拉起的這張“網”不僅是自己小店持續發展的動力,也帶動了當地特色商家發展和游客的“一站式”服務的成功鏈接。??
從本地人到“巡街人”,他是情懷的守護者
這些年來,古鎮里的本地人很多都外出求學、務工,雖然鄉親們的日子更好了,但古鎮里卻少了幾分活力,多了幾分暮氣。
張連斌從沒有過外出的念頭:“古鎮里的古屋瓦檐,板門窗臺,都親切得像我的親人一般,只有踏在這硌腳的石板路上,我這里心才踏實。”
年輕人外出,古鎮很多小賣部都是老人在守店,張連斌每天都會到處轉轉,看看古鎮有沒有哪家需要幫忙。
“古鎮里一共有21家便利店,其中11家是60歲以上的老人在經營,還有3家的經營者基本不識字。”張連斌說。
服務游客、照顧鄉鄰的過程中,張連斌還總愛念叨要愛護古鎮,看到有不文明的行為他也會“多管閑事”上前制止。
“張大哥現在是我們這條街的‘第二經理’,可有威望了!”旁邊便利店的老板說。
“這一條條老街,都是鮮活的歷史記憶與鄉土情懷,承載了我們多少輩人的感情,我們本地人首當其沖更要去守護。”張連斌說。
張連斌的生活也許沒有那么精彩,但是對于他來說,和家人鄉鄰守著這個滋養他們的古鎮,看著這歷經滄桑的屋檐,感受著在古鎮里生活的幸福,這便是他人生的小美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