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鑄緣煙酒商行,店主龔偉智一如往常,麻利地鋪開宣紙,熟練地折紙、下筆……店鋪一隅,擺放著各種尺寸的書法作品,整齊碼放著筆墨紙硯等書寫工具。
龔偉智是湖州本地人,今年57歲,近15年來她都敬業地守在煙酒店這一方空間,6年前開始接觸書法。“做好每一單生意,寫好每一幅字”是她現在的人生信條,也是她的快樂源泉。
在沒有顧客的間隙,龔偉智總會練上幾筆。一般下午練兩小時,晚上9點開始再練兩小時。她說:“堅持每天練字4個小時,街坊鄰里總說我太拼了,但其實我很享受,寫書法會上癮。”
龔偉智是自學成才。2018年,經營煙酒店第10個年頭,她積累了一定的客源,生意上了軌道,兒子又遠赴重洋闖蕩,生活日趨向好。守店之余,龔偉智的閑暇時間多了起來。
“早上7點到晚上11點,成天泡在店里,有些時段客人不多,得找點事來充實自己。”龔偉智說,兒子建議她練練書法,因為他自己從小練字,覺得書法可以修身養性,于是就聽兒子的,開始嘗試。
龔偉智上網找書法大家的作品,仔細觀察他們的行筆風格,漸漸地她對小楷著了迷,喜歡那種富有質感、疏密相間、自然端莊的姿態。她買來毛筆蘸上清水,在廢報紙或者草編紙上看著字帖練了起來。
很多人認為書法是童子功,但在龔偉智看來,認真去做就對了,只要堅持這份熱愛,多少歲起步都不算晚。
勤思善學的龔偉智摸索出自己得心應手的習作方式。“我感覺臨摹學不到精髓。我倒是喜歡先觀察,看布局、結構、起落筆、力度等。”她說,“最開始寫得還不如小學生,歪歪扭扭的。就跟自己犟著,一遍又一遍寫到滿意為止。”
有一次練習,一個“是”字老寫不好,不是少點韻味,就是缺點筆鋒,好姐妹在一旁看著她大汗淋漓,好言相勸道:“寫不好就不寫了呀,我們又不去比賽,別把自己逼這么緊。”
可是,龔偉智就是有股死磕的勁兒,她不厭其煩地一遍遍練習,寫了100多遍之后,眼前的那個“是”終于過了自己這關。她說:“做人做事都一樣,唯有給自己設定目標,并為此堅持不懈,才能達到最好的狀態。”
龔偉智花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在報紙上苦練基本功。在她看來,書法就像搭積木,基本功練扎實了,再去寫復雜的字就相當于做建構,把練到位的那些筆畫做好合理布局。
到了2020年,龔偉智才開始用宣紙正式創作。喜歡走進寺廟凈化心靈的她想到抄經書,她說,在抄誦中浮躁的內心會趨于平靜。
“《心經》《金剛經》是抄寫最多遍的,抄寫經書能收攝心神、釋放壓力,仿佛與智者對話,也是一段自我修行、開啟智慧的過程。”從2020年到現在,龔偉智已經寫完了3個100米長的宣紙,有的經書大幾萬字,每天堅持抄寫要花半年時間,“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字要工整美觀,不能有錯字,如果有錯字就說明心有雜念,不夠專一。”
心有山海,靜而不爭。每當凝神提筆,毛筆在宣紙上沙沙作響,她內心漸漸歸于安寧。在龔偉智看來,練習書法仿佛充滿魔力:“感覺喧鬧的世界瞬間安靜,只剩下自己,所有的煩惱都被拋諸腦后。”
她總說,寫書法和開店、做人都一樣,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這些年經營店鋪,她重視每一位顧客的需求,留心觀察每個人的口味習慣,好口碑源源不斷。“當你每天都為寫好每一個字、服務好每一位顧客而盡力時,美好就會如期而至。”從書法中汲取能量、陶冶情操,龔偉智甘之如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