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消費者對卷煙高速漲價深感不滿的大環境下,如果有人提及零售戶會低于公司指導價售煙的話題,有些人會持懷疑態度,尤其是那些堅信卷煙存在較大利潤空間的煙民。確實,卷煙零售存在較高的利潤,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稅收形式由國家征收的;而低于指導價售煙也并非罕見現象,許多從事卷煙零售的商家都干過這事。
煙草公司明確規定不得低于指導價銷售卷煙,而且這么做讓零售戶的利益也遭受了損失,那為什么有些零售戶還要這么做呢?我認為,這與投放量、投放結構、供貨價格調整、經營策略、市場競爭、執法寬松程度這幾個因素密切相關。
一、卷煙投放供大于求,迫使零售戶低價出貨。
這種情形在本世紀初期曾經風靡一時,那時暢銷煙是根據訂促銷煙的比例來供貨的。訂的促銷煙越多,給的暢銷煙就越多。不訂促銷煙不僅影響到暢銷煙數量,還對煙草證檔級構成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零售戶不得不參與到促銷競賽中來。而且促銷煙要么不訂,只要訂了起碼就是一件,即五十條。
如果有人認為促銷煙就是滯銷煙那就錯了,因為當時促銷的大多是主流產品,也就是五元及以下煙。由于促銷煙過量投放,市場短期消化不了,商家不得不以低于指導價銷售,或虧本銷售。
最典型的賣法是買一條送一包,基本等于平價銷售了,如果算上人工、資金、房屋等投入,單就促銷煙這一項來講,賠錢是妥妥的了。這說明在市場需求一定的情況下,投放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零售價下跌,從跌破指導價開始,直至虧本銷售。
二、高檔煙、滯銷煙、新品煙大面積投放,也會引發低價銷售潮。
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說明問題:某種高檔煙只對達到一定檔級的少數零售戶供貨時,市場會出現搶購現象;當大多數零售戶都能訂到該品牌規格時,銷量和市場價就會雙下降。這說明再高檔的煙都有市場需求,只是高檔煙的市場需求極為有限。要想市場價跌破指導價,只需對市場上一半零售戶供貨,就能很輕易達到目標,在鄉村比例甚至還要更少。這與該款煙市場表現好差沒多大關系,因為消費人群是固定的。即使煙的品質再好,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
滯銷煙的市場表現與高檔煙有點相似。只是滯銷煙帶有很鮮明的地域性。但不管在哪兒,再滯銷的煙都有消費人群,只是人數較少而已。只要投放適量,照樣賣得很好。但最近幾年,滯銷煙呈現出了令人不解的逆勢生長特征,消費者越不認賬,越要強力推送,使得“老六”位置愈加穩固。市場價在連續擊穿指導價、成本價后,仍有下行空間,廣大零售戶苦不堪言。
新品煙在初次面世時,同樣面臨消費者不接受的壓力。為了得到他們的認可,商家不得不采取送贈品、抹零,甚至低于指導價銷售的辦法,這種主動出擊的營銷方式,可以有效化解新品煙集體“躺平”之后出現的尷尬局面。至于以后形勢怎么發展,就看該煙的具體表現了。消費者接受且投放適量,自然一路高歌;如果市場表現不好,煙草公司還偏要反其道行之,別說保住指導價了,虧本都不見得好出手。
三、調高供貨價,也會導致市場價低于指導價的情形發生。
有幾款煙本來賣得馬馬虎虎還算可以,調高進貨價后,指導價也相應地水漲船高。但是消費者對該款煙的認知還停留在老印象上,面對憑空加價心理上很難接受。
針對這種情況,零售戶只有兩種選擇:要么低于指導價銷售,等顧客慢慢適應再說;要么把貨窩在手里,坐等變成“老六”。大多數零售戶的做法傾向于前者,賺不賺錢倒在其次,先把貨弄出去再說。
在目前行情下,暢銷煙都賣不順利,更別說這類煙了。有的煙本來就是“老六”或接近“老六”,看了人家漲進價忍不住也要漲,后果就不僅僅是市場價低于指導價或成本價的問題了,在年初“開門紅”時,如果零售戶被形勢所迫,需要有所取舍的話,這種煙應該首當其沖被拋棄。
四、零售戶有時出于經營策略的考量,也會低于指導價售煙。
有些滯銷煙很難賣,即使成本價也賣不出,恰巧有的顧客愿意考慮,如果這時候顧客提出以低于指導價搭售其他任何煙,零售戶一般都會同意。另外如果顧客一次性購買卷煙數量比較大,店主也會考慮低于指導價銷售。當然,特別暢銷煙、本身就希望零星銷售具有引流作用的“特種煙”不在這個話題內。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為了穩定周邊老客戶,也是為了給店鋪積累良好的聲譽,有的店主不管是暢銷煙還是滯銷煙,也不管緊俏不緊俏,除非店里缺貨,否則一律以低于指導價把煙售給附近居民。希望借助于卷煙的“良心價”帶動其他日用品的銷售。這種營銷模式一般也會被擴大到所有熟客的范圍,或者推廣到其他商品,這就是被顧客所熟知的“薄利多銷”。
有時為了壓縮庫存,零售戶也會對積壓卷煙實行低價銷售。這種情形多在每年的年底和年初發生。年底庫存清理不理想,占用資金不說,還增加了心理壓力,只要有人要,低于指導價銷售也無所謂,落個輕裝上陣;年初“開門紅”因為放量大、持續時間長,相當一部分零售戶包括一些老零售戶都會被煙草公司無休止的“慷慨”放量嚇得手足無措。不足量拿貨怕掉級,足量拿貨吧,又擔憂公司一直這樣放量,資金承擔不起,貨銷不掉。于是一邊足量訂貨,一邊抓緊出手,最好能只留下暢銷煙,至于其他煙,低于指導價也沒關系,有人接貨就好。
五、市場競爭也是促使零售戶低于指導價銷售卷煙的重要因素。
每個零售戶經營條件都是不同的,比如:位置優劣、服務態度好壞、商品是否齊全、陳列是否美觀。經營條件處于優勢的店鋪,別的商品價格異常便宜,但卷煙指導價執行卻很到位,除了個別特別難賣的品種外,一般不用低于指導價銷售。因為它的人流量特別大,訂的那點煙根本不夠自身消化的。
反之,一些規模不大,位置不佳的店鋪,大多并沒有什么經營特色,想把每次訂的煙都推出去,除了打價格戰,搞“內卷”沒有別的辦法。因為人流量有限,除了暢銷煙,其他煙不便宜點賣,根本就出不了手。這點和多數人眼中的大超市是價格戰始作俑者的結論略有不同。大超市確實喜歡打價格戰,但是卷煙例外。越小的店鋪、位置越偏僻的店鋪,卷煙賣得越便宜。想必大家都有同感。這就是競爭所起的作用。
六、行政處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低于指導價銷售卷煙情形的發生。
可是一旦處罰執行到位,零售戶手里的很多煙就銷不出去,以后的訂單就不會理想。形成惡行循環后,將直接影響到煙草公司年度計劃的完成。指導價相近的暢銷煙和滯銷煙,擺在消費者面前,如果是您,該如何選擇呢?結果顯而易見。
其實煙草局也明白,滯銷煙的指導價對于商家和消費者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它不能被市場接受。如果一味強制執行,最終結果只能魚死網破。零售戶的煙出不了手,下一步肯定不訂滯銷煙,煙草公司計劃完不成,利潤和稅收都受影響。
與其兩敗俱傷,不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況且不得低于指導價售煙這個規矩訂得也莫名其妙。說是為了防止惡性競爭,其實這個與惡性競爭一點關系也沒有。說到底,市場價一直是由煙草公司通過投放量在調控,哪種煙不是煙草公司想叫賣什么價就賣什么價?誰能操縱得了?與其限制最低價,還不如徹底放開,即使放開了,市場價還會一如繼往地波瀾不驚。
即便如此,并不是說卷煙指導價的設計就是畫蛇添足,它的主要意義在于為零售戶設定了一個上下浮動的基準,再配合市場調節,使市場價不至于太亂。但是隨著煙草公司調控手段的逐漸加強,指導價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弱化,總有一天會被煙草公司的批發價取代。市場價圍繞批發價波動同樣會有不錯的效果。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