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點,遠處的山巒在晨霧中逐漸顯露,鄧輝燕開始了他忙碌的一天。他剛剛把野生黑木耳裝好袋,緊接著又要將客戶訂的土特產郵寄出去。
這是一間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縣的土特產店,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曬干的黑木耳、七彩花生,還有本地特色的酸辣子,每一樣都是店主鄧輝燕精心挑選的“靚貨”。
野生黑木耳裝袋。攝/李夢洋
今年40歲的鄧輝燕是廣東人,2008年,在妹妹的建議下,他來到了金平縣發展。經多方考察,鄧輝燕最后選中了黑人參種植項目,于是便租了50畝地,開始了他在金平的創業之路。
為了更好地展示和銷售黑人參,鄧輝燕開了一間便利店。他不僅專注于自己的黑人參,還發現了金平其他土特產的獨特魅力。他聯系當地的合作社,將野生黑木耳、油茶籽油、阿得博酸辣子等金平土特產引入店鋪,豐富了商品種類。
然而,開業初期,小店的生意并不如預期。金平縣煙草專賣局的客戶經理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多次上門分析店鋪的經營短板,并指導鄧輝燕提升經營水平。根據金平本地的特點,重新規劃了店內布局,對店內特產進行了分區分類陳列,并設置了燈箱和引導牌,小店的生意逐漸有了起色。
鄧輝燕整理貨柜。攝/李夢洋
隨著店鋪生意的好轉,店內的土特產品越放越多,在庫存管理上,鄧輝燕的老經驗有些不夠用。在客戶經理的建議下,他申請加入現代零售終端,引入了終端掃碼設備,利用管理平臺可視化媒介開展經營工作,從進、銷、存三方面做好經營對比,做到心中有數。“數字化真的改變了我的經營方式,現在一切都更加清晰和高效了。”鄧輝燕對數字化經營的成效表示滿意。
客戶經理還定期上門面對面指導,向鄧輝燕演示庫存盤點、會員管理、商品積分兌換等操作流程。在此基礎上,鄧輝燕學會了為會員消費精準畫像,因人而異提供適銷商品,學會運用數字化門店經營報表,掌握店內熱銷和滯銷商品,提升商品周轉效率。
今年是鄧輝燕離開家鄉,外出闖蕩的第25個年頭。歲月流轉,他已將金平這片土地視作第二故鄉。“我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金平縣的土特產能夠走向更大的市場。”鄧輝燕用一口地道的金平方言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