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北雨姐直播帶貨被罰165萬元引發(fā)熱議。這也是自小楊哥被罰之后,對帶貨主播開出的又一大罰單。根據本溪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披露,雨姐傳媒為朝陽縣六河粉條制造有限公司直播推廣的紅薯粉條,經未檢出紅薯源性成分,檢出木薯源性成分,其他檢驗項目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東北雨姐在直播中宣稱紅薯粉條“除了紅薯淀粉、飲用水、食用明礬,沒有亂七八糟的東西”等說法,與事實不符,屬于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依據相關規(guī)定,決定對雨姐傳媒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共計165萬元的行政處罰,并責令雨姐傳媒暫停經營限期整改,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快速發(fā)展,直播帶貨越來越受歡迎。直播帶貨能吸引人,關鍵在于這種購物形式會給消費者帶來直接的即時滿足感。消費者在互動場景中增強了現實感,在與主播互動中體驗到滿足感,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這種新穎且直觀的銷售方式,不但可以拓寬商家的銷售渠道,而且還可以有效擴大受眾數量。然而,直播帶貨主播被罰,給實體店直播帶貨敲響了警鐘。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直播帶貨也要嚴守規(guī)矩,否則,將會受到法律和平臺的嚴厲處罰。
一、直播帶貨要嚴把商品質量
直播帶貨最終目的還是銷售商品,商品質量過不過關,決定了直播帶貨是否能取得成功的關鍵。如果直播帶貨連最基本的商品質量都無法保障,無論主播擁有多少粉絲,直播風格多么受人歡迎,也很難獲得消費者的青睞。畢竟直播帶貨的最根本價值是商品本身。只有在保證商品質量的前提下,才能贏得廣大粉絲的關注。
保證直播商品的質量,要抓住兩個方面:
1.嚴把商品進貨渠道。要通過正規(guī)渠道進貨,不要被利益驅動而購進一些價格低廉但質量沒有保障的商品。除了要求供貨商提供商品的相關證明外,還要明確違約責任條款,確保能夠對商品質量跟蹤與溯源,避免發(fā)生糾紛時無法進行退換商品而給顧客帶來損失。要嚴控責任分擔、退換機制等關鍵環(huán)節(jié),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的投訴,能夠快速啟動應對機制,減少因商品質量帶來的糾紛。
2.介紹商品要實事求是。介紹直播商品時,要實事求是地把商品的性能、功效、特點、規(guī)格、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維修保養(yǎng)等內容詳細地介紹給顧客。同時,在介紹商品時,要把控語言分寸,不能用“全球第一”、“價格最低”“最流行”等極限詞匯進行描述。同時,主播應當在直播中對商品進行一些清晰的消費提示,包括:使用中可能會產生的危險,安全事故處理方法,個人防護,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或有效日期、限期使用日期等等。
二、直播帶貨要嚴禁虛假宣傳
直播電商的本質屬于商業(yè)廣告,帶貨主播往往身兼廣告經營者、廣告發(fā)布者、廣告代言人等多重角色。直播帶貨是妥妥的經營行為,直播帶貨中的每一句關于商品或經營行為的描述,都該是實打實的,要經得起推敲。但在現實中,直播群體只要人氣、只獲收益、不擔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帶貨主播的僥幸心理。在宣傳商品時,往往有意無意夸大其詞,吸引眼球。這一亂象不僅直接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不利于直播電商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1.詳細了解帶貨商品。在帶貨主播中,有些主播對自己所帶貨的商品并不很了解,卻依然在直播間信誓旦旦地向顧客保證商品如何如何好,性價比如何高。不想為顧客負責,只想著把把觀眾忽悠到手。這不但是對顧客的不負責任,而且也是對自己不負責。試想,顧客是因為信任主播才會在直播間里購買商品,如果他們在收到東西后發(fā)現自己被騙,不但會對主播產生反感,讓主播掉粉,而且還會因虛假宣傳,有被投訴的危險。所以,直播帶貨時,一定要在直播前對商品進行詳細了解,好好研究商品,以自己真實感受來宣傳,確保直播時顧客看到的商品和直播間要跟觀眾粉絲介紹的商品保持一致。這樣做雖然前期耗費時間精力,但好處是能減少售后問題,而且能持續(xù)收獲口碑,為自己積累粉絲。
2.牢牢樹立法律意識。直播帶貨時,隸屬于商業(yè)廣告活動,受到《廣告法》的調整及約束。部分主播法律意識淡薄、缺乏長遠眼光,為了一時博流量、沖銷量,以僥幸心理鋌而走險,進行夸大宣傳、虛假宣傳,導致貨不對板。《廣告法》明確規(guī)定,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由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fā)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以相應罰款;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還要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此外,有的主播本身經營有網店,直播帶貨的商品由其網店銷售,其同時又具備經營者身份,還應為此向消費者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此外,國家網信辦、公安部、商務部等七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的《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也對直播間運營者和直播營銷人員提出“行為紅線”,直播營銷人員言行失范、虛假宣傳和數據造假等問題受到嚴厲審視。
直播帶貨固然是一種生財之道,但如果對帶貨商品不了解,或者虛假宣傳,違法銷售“三無”產品等,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在直播帶貨時,要樹立法律意識,避免陷入法律糾紛。
三、直播帶貨要規(guī)范語言行為
直播帶貨,主播的語言、行為都會給顧客留下深刻、直觀的印象。所以,在直播帶貨時要應堅持正確的導向,不但要語言規(guī)范,表述商品要清晰準確,而且還要衣著得體,行為優(yōu)雅,從而樹立良好的直播形象。
1.語言規(guī)范,描述準確。要用準確、清晰的語言,實事求是地描述直播商品特點和優(yōu)勢,要合理運用姿勢、眼神、語言,提高直播形象,贏得觀眾信任。在直播間,不要信口開河,更不能用低俗的語言與觀眾互懟抬杠,更不能口出臟話,影響自身形象。
2.行為規(guī)范,守住底線。直播時,不能帶有性暗示、性挑逗、低俗趣味的行為。不能出現詆毀或謾罵攻擊他人,或騷擾、調戲他人現象。同時,不得通過網絡直播銷售煙草制品,不得以網絡直播形式發(fā)布醫(yī)療、藥品、醫(yī)療器械、農藥、獸藥、保健食品和特殊醫(y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進行發(fā)布前審查的廣告。不得直播宣揚偽科學、違反公序良俗的內容。衣著要得體整齊,不能穿誘惑性制服、透視裝、不雅服飾等進行直播。
直播帶貨被處罰,給直播的經營者敲響警鐘。直播帶貨只有依法經營、言之有據,才能不翻車、不惹禍。帶貨主播不僅要提高專業(yè)能力,更須加強自律意識,用負責任的態(tài)度做好每一次品控,用真誠的溝通賣好每一款產品,珍惜來之不易的信譽,建立更深層次的信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引領市場、滿足消費需求,讓直播帶貨行穩(wěn)致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