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省岳陽縣鄉村振興館店內,來自張谷英鎮的蜂農鐘曬良又來送貨了——麻塘鎮一企業老板訂貨20份手工蜂蜜。鐘曬良的臉上曬滿了幸福:“搭幫農情經營部,讓我們本地蜂農銷貨又多了一個渠道。”
鄉村振興館位于岳陽縣城長豐北路與東方西路交界處,2024年11月,岳陽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和縣供銷聯社共同建成岳陽縣第一家636旅游特色終端,自營業以來,農副產品銷售額達近800余萬元,幫扶湘西保靖縣農產品銷售240余萬元。
(縣煙草和縣供銷聯社共同開展活動)
“明星”薈萃300余款農副產品入駐
走進這家旅游特色終端,暖色調的燈光鋪下來,令人倍感溫馨。細細觀看,店內基本都是農副產品。既有洞庭春茶、岳陽王鴿、“鐵山源”粉條等極具縣域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明星”,也有剁辣椒、臘肉等純手工制作農副產品。
“岳陽縣鄉村振興館有三百余平方米,目前共有300多種農副產品入駐,大部分都是岳陽縣本土的特產。還有一部分是幫扶湘西保靖縣的農副產品。”岳陽縣供銷社副主任劉華說,2023年7月,岳陽縣成立工作專班,興建鄉村振興館,統籌全縣消費幫扶,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縣域農副產品加工、銷售,推動農產品向商品升級,助推產業興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圖為店內農產品陳列)
本地農副產品如此之多,這與岳陽縣農業大縣的地位分不開。
近年來,岳陽縣共創建國家級農業品牌榮譽80多個,省級118個。岳陽縣還先后獲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成功創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國家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等,農業的“金字招牌”可謂一塊接著一塊。當前,岳陽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41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11家、市級29家。
除了現有成熟的農產品品牌,岳陽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客戶經理和縣供銷社工作人員還下到各個鄉鎮,向當地了解鎮村兩級手工農產品,考察品質,讓鄉村振興館既有“老字號”產品,又有“土”味十足的幫扶農產品,做到既助力本土企業,又幫扶本土村民。
雙向奔赴 聯農帶農跑出“加速度”
(農戶展示自己的產品)
前段時間,岳陽市舉行的“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現場推介會在岳陽縣舉行。不難發現,會場入口處,精心擺滿了岳陽縣的特色農副產品。
其中,就有岳陽縣穎水薯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手工制作紅薯片。入口,甘甜而又有嚼勁。不少鄉友感嘆,這是小時候的味道。
“當時擺放的農副產品基本都是縣鄉村振興館著力推薦的,不只是門店銷售,鄉村振興館還帶著我們的農產品走向各大展銷會、推介會,讓農產品銷路更廣、品牌更響。”“穎水薯業”負責人陳顏說。
陳顏出生于1988年,受父輩影響,有深厚的農業情懷,曾種過金銀花、冬棗、桔子樹,但均不見起色。后來,在政府的支持下,他流轉土地種植紅薯6000余畝,終有小成,并帶動全縣2200多戶農民每年戶均增收3300余元。陳顏說:“政府一直在幫我們農業企業紓難解困,為我們的發展精準發力,我們有信心把企業做得更好,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
除線下銷售,岳陽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客戶經理郭細榮幫助鄉村振興館打造“巴陵農情”線上銷售模式,將岳陽縣的洞庭春茶、擁軍面業、竹娃食品等系列產品推上省鄉村振興館平臺,打通線上線下群眾“購”與“銷”的通道,解決“賣”與“買”的難題,帶動產銷“雙向奔赴”。
多維服務 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
近日,走進岳陽縣筻口鎮游港村,臘肉的香味飄蕩在空氣里,令人垂涎三分。太陽底下,掛在細繩上的臘肉,黑黝黝卻油光發亮,像村子里歷經滄桑的人們,質樸而隨和。
“不只是自己吃,我們的臘肉還送到我們村的加工廠,然后部分送到縣鄉村振興館賣,銷量很不錯呢。”游港村會計易元軍爽朗地笑道,“臘肉、剁辣椒都是游港村集體經濟,以前我們在朋友圈賣,現在有了縣鄉村振興館這個平臺,我們又多了一條展示和銷售渠道。”
目前,全縣共有12家村集體組織入駐岳陽縣鄉村振興館。
單靠支持平臺還不夠,岳陽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和縣供銷聯社還組織“鄉村網絡營銷技能培訓”、推薦農民參加農業農村局、人社局等組織的相關技能培訓,提升農民的種養水平,從源頭上保證產品質量和數量,助推增產增收。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