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呼和浩特惱包村文化旅游區熱鬧依舊,在“蒙選118眾集供銷合作社”的玻璃櫥窗前,店主馮林萍正在向游客介紹奶豆腐的制作工藝:“這奶豆腐是用新鮮牛奶經過多道工序發酵......”這位穿戴整潔的“70后”女掌柜,既是精明的導購員,又是行走的民俗講解員。
圖為馮林萍擺放貨架物品。呂方睿攝
回望過去,見證古村蝶變
在惱包村民俗館的觀景平臺上俯瞰,青磚灰瓦的傳統民居與摩天輪、水世界等現代設施相映成趣。誰能想到,這個占地500畝的文旅綜合體,以前是個常住人口不足百人的“空心村”?!按謇镌瓉淼教幎际峭僚鞣?#xff0c;垃圾滿天飛,居住條件特別簡陋,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瘪T林萍說,“當年村里動員村民返鄉創業時,我第一個報了名?!背酥l村振興的東風,惱包村憑借著區位長處,提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理念,開始探索“農文旅”融合的發展新路。
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的惱包以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和唯美的園林景觀,年接待游客突破300萬人次,成為呼和浩特文旅產業版圖上的璀璨明珠。“惱包村的成功改建,我真的是看在眼里、樂在心里,不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還為大家提供了創業機會?!瘪T林萍道。
把握現在,雕琢零售小店
2018年,在歷經繁華都市的營銷磨礪后,馮林萍辭去了城里連鎖大超市主管的工作,帶著全部積蓄、懷揣著滿腔熱情返鄉創業。
憑借著豐富的營銷經驗,馮林萍創辦了“蒙選118眾集供銷合作社”,她將店面按消費場景劃分為即食區、伴手禮區和文創體驗區,針對不同客群設計動線:學生群體偏好即買即走的零食包,家庭游客更關注兒童友好的奶制品,而商務客群則青睞地產卷煙、高端定制的伴手禮套裝。
收銀臺旁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說各地方言游客的購物偏好:“川渝客人偏愛麻辣味牛肉干”“山西游客熱衷奶制品”“東北家庭喜歡大包裝實惠裝”......這個被馮林萍稱為“方言密碼本”的冊子,見證著小店與八方來客的深度互動。
“走進小店,讓我眼前一亮的當屬占據半壁江山的內蒙古特色展區?!笨蛻艚浝碲w永寬說,在仿蒙古包造型的貨架上,錫林郭勒牛肉干、赤峰奶豆腐、鄂爾多斯沙棘汁等百余種特產錯落有致。墻面上手繪的陰山巖畫與LED屏滾動的草原風光相得益彰,為每一位進店的客戶營造出了“沉浸式”的購物體驗。
展望未來,領航鄉村新途
在馮林萍的帶動下,惱包村還推出了“非遺進民宿”項目,將把蒙古族刺繡體驗引入住宿套餐。如今,她的合作社已帶動10戶村民就業,其中5名女性員工通過“邊學邊做”模式成長為導購能手和民宿管家。
最近,馮林萍正在籌劃開設“新農人課堂”,想教大家用網絡自媒體記錄鄉村故事,打造文旅IP。為了“備課”,手機里已經存了上百條短視頻素材。
“當時沒人相信這里能變成旅游景區。今年過年,光我這家小店,單日最高銷售額破2萬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當問及成功秘訣,馮林萍指著墻上“誠信贏天下”的牌匾說:“文旅經濟不是一錘子買賣,要把每個游客當作回家探親的家人?!?/p>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