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伊州區八一路的樹蔭掩映下,啟明商店的木質門牌顯得有些古樸。這家由土塊砌成的老店,是95歲的店主趙學義和他70歲兒子共同的堅守,也是街坊鄰里心中溫暖的所在。店內,斑駁的木貨架承載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每一件都被父子倆碼放得一絲不茍。趙學義熟悉每一位老主顧的喜好,不待顧客開口,總能精準地將其想要的商品遞到對方手中。
然而,兩人的日益衰老與時代的飛速前行,讓這份堅守變得日益艱難。長時間站立,加劇了趙學義父子腰背的酸痛;搬動整箱貨物,對父子二人而言已是力不從心。更深的憂慮來自那道無形的“墻”——智能手機、線上購物、電子支付……這些事物,仿佛將他們隔絕在時代的洪流之外??粗铰拇掖业哪贻p人低頭刷著手機掠過店門,趙學義心里明白,僅靠老主顧的情懷,小店的路正越走越窄。操作的障礙、信息的滯后、經營的壓力,三重現實挑戰沉甸甸地壓在這對高齡父子的肩頭。
2024年7月1日,伊州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志愿者探訪轄區困難零售戶,并建立針對性幫扶檔案。當志愿者們來到啟明商店時,趙學義正在顫巍巍地搬貨,志愿者們見狀趕緊上前幫忙。隨后,他們坐下來細細聽趙學義訴說經營和生活中的難處。很快,一份帶著溫度的幫扶計劃開始落地生根。
圖為趙學義在店中
解難題,從“肩頭”和“指尖”開始。志愿者們細致考察了店內的布局和趙學義父子的行動能力,將目光聚焦在貨架商品的擺放上。那些需要踮腳甚至借助凳子才能取放的商品,被悉數從高處調整下來,擺放到父子倆伸手可及的中層貨架上;街坊鄰居購買比較多的油鹽醬醋、日用百貨,則被集中放置在柜臺附近最趁手的位置。這些看似簡單的調整,卻大大降低了老人的負擔和操作風險?!皷|西放對了地方,省力多了!”趙學義由衷地感嘆道。這不僅是商品的歸置,更是對高齡勞動者最體貼的關懷。
隨后,志愿者們將精力投向店鋪經營的轉型升級。他們一邊深入調研周邊居民的消費習慣和需求,一邊與趙學義父子坦誠交流,協助他們調整商品結構,并傳授他們更科學合理的庫存管理方法,幫助其避免庫存積壓。更關鍵的是,他們主動架起橋梁,幫助趙學義父子與供應商溝通協商,最終爭取到更優惠的進貨價格和更靈活的配送方式,有效緩解了小店的資金周轉壓力。
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耐心是最好的橋梁。面對智能手機的陌生界面和復雜操作,趙學義父子最初是抗拒的。志愿者們堅持“化繁為簡”的原則:將訂貨平臺頁面設置成醒目的大號字體,收藏到趙學義的手機桌面,實現“一鍵直達”;貼心地設置清晰的“訂貨鬧鐘”提醒,防止因遺忘而耽誤訂貨,并拿著手機一遍遍耐心演示。
對于開設線上店鋪這樣復雜的操作,志愿者們則采取了務實的“輕觸網”策略:先為啟明商店在美團、高德地圖等平臺上線了基礎的店鋪位置信息。雖然還不能直接網上下單,但附近居民搜索“便利店”時,便能看到啟明商店的名字和位置。“那天有個小伙子拿著手機找過來,說是在網上看到我們店的,真稀奇!”提起這件新鮮事,趙學義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
最暖的幫扶,是“陪伴”的溫度。比起硬件升級和技術指導,那份如涓涓細流般的持續傾聽與真誠陪伴,更能浸潤老人的心田,讓所有改變真正生根發芽。志愿者們每次到店,總會習慣性地幫忙整理貨柜,順帶聊聊新到的卷煙口味。閑暇時,便搬個小凳子坐在店門口,聆聽趙學義興致勃勃地講述年輕時跑運輸的驚險經歷,分享哈密城幾十年來的滄桑變遷。趙學義也格外喜歡聽他們聊聊外面的新鮮事。這份如親人般的真摯情誼,不僅讓每一項幫扶措施都充滿了人情味,同時也悄然重塑著小店的氛圍。
啟明商店早已超越了單純的買賣場所,沉淀為社區中一個承載溫情的情感驛站,無聲地傳遞著老人“老有所為”的生命韌性與價值。“以前愁客人少,現在有煙草公司的志愿者們幫忙,知道小店的人多了,生意好了,我這心里也亮堂了,收入也漲了點,知足啦!”趙學義布滿皺紋的臉上洋溢著由衷的滿足與欣慰。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