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重慶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效果如何呢?新年工作日第一天,記者分別走訪了重慶市醫院、餐館、網吧、農貿市場、商場、超市、藥店及培訓機構,目擊和詢問了解到的情況,有喜有憂。
??
江北區觀音橋大融城,小吃店吧臺前的“禁止吸煙”提示格外醒目
?
總體來說,醫院、商場、超市、藥店及培訓機構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均盡到了控制吸煙的提示責任,進入這些場所的人員,基本都能遵守控煙的規則。不過,在小餐館、農貿市場、網吧等地,記者發現情況不太樂觀。
?
醫院控煙舉措和效果良好
?
1月4日上午10時許,記者經過體溫監測后,戴著口罩進入重慶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門診大廳,只見排隊掛號的人差不多占據了半個大廳。記者仔細觀察,幾排掛號隊列中,均無吸煙者。記者巡視大廳其他區域,也未見吸煙者。
?
記者又來到藥房大廳,轉了幾圈均“一無所獲”。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排隊者,有的并不知道《條例》,但認為,從消防、健康及他人權利而言,應當禁止在醫院吸煙。
?
同時,記者注意到,在兩個區域的柱頭上,均設置有禁止吸煙的標識。此舉說明,醫院盡到了禁止吸煙的告知義務。
?
記者隨后來到該院住院大樓。一樓繳費大廳中,也排了幾隊人在等候繳費,記者也未見到吸煙者。接著,記者上樓查看了兩層,無論是過道,還是病房,記者均未聞到煙味,也未見到吸煙者。提到《條例》,醫院保安說,該院給每個保安均發了一本《條例》,還組織他們學習。如果有人在室內吸煙,他們會立即制止,并勸說其到室外吸煙區域去。
?
1月4日中午,記者來到重慶江北區人民醫院,在入口就看到醒目的“吸煙請上二樓吸煙區”提示牌。隨即,記者來到該院吸煙區,見到幾位市民在此吸煙,清潔工也不定時來到這里清除垃圾桶內的煙頭。該院重癥醫學科住院醫師吳青松告訴記者:“近段時間,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進入醫院的市民都戴著口罩,這讓在醫院內吸煙的行為明顯下降。”他還連聲稱贊《條例》來得及時。
?
據該院人士介紹,該院也向保安等人員宣傳了《條例》,要求他們發現違規吸煙者,要立即勸導。對不聽勸阻者,將向“12345”政務服務熱線或者行業監管熱線舉報。
?
舉報促使吸煙者糾正不良行為
?
1月4日,記者來到重慶市觀音橋新東方教育培訓學校,只見門頭logo旁邊掛著一個醒目的禁煙提示標識。在此工作兩年的保安凡大姐告訴記者,作為培訓機構,這里一直禁止吸煙,所以,《條例》出臺后,她也接受了培訓機構的宣傳普及,覺得這樣更有利于控煙效果。該教育機構工作人員表示,整個校區室內都禁止師生吸煙,如果有學生家長想要吸煙,工作人員都會勸誡其到外面吸煙區去。
?
?
農貿市場百貨服裝區域設置禁煙提示
?
在兩江新區人和農貿市場對面的桐君閣藥店里,記者看到,該店不僅設置有禁煙標識,店長小張還告訴記者,接到上級發的《條例》單行本,了解了關于控煙的規定,由于他們長期保持對顧客的勸導,基本沒有顧客進入藥店吸煙。
?
在人和的一個大型超市,記者進入食品區、百貨區,均看到有禁煙標識,未發現吸煙者。該超市員工告訴記者,《條例》的施行給他們幫了大忙。一位員工說,以前遇到頑固的不聽勸阻的市民,他們也很無奈,而現在可以馬上舉報,他們有次使用這種方法,當場讓吸煙者掐滅了煙頭。
??
黃泥塝公交站,有市民吞云吐霧
部分網吧餐館需加強宣傳引導
?
當天,記者在網吧、農貿市場和幾個小餐館看到的情況則不太樂觀。
?
記者隨機走訪了重慶市渝北區幾家網吧,這幾家網吧都貼有明顯的“禁止吸煙”標識。盡管如此,仍有上網者在網吧內吸煙。在渝北一個大型農貿市場內,記者發現了一位賣蔬菜的商販在吸煙。在江北區觀音橋大融城一炸雞店內,店員來德芳告訴記者,自己在這家店已工作3個月,偶爾也會遇到客人在店內吸煙,但她會主動上前提醒,客人們都會配合,立即把煙滅掉。
?
渝北區紫荊商業廣場一網吧內,有網友邊玩游戲邊吸煙
?
當然,一些餐館內卻是另一種模樣。
?
中午,記者來到一家面館,剛跨進店門,就聞到一股刺鼻的煙味。記者忙問收銀臺旁站著的店主,他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承認就是自己在吸煙。記者問他,知道《條例》出臺了嗎?店主說:“當地衛生監督部門來宣傳了,因為店內沒有顧客,所以我才吸了幾口。”說完,店主將煙掐滅。
?
隨后,記者進入一個規模較大的餐館,大堂內煙味彌漫,有幾個食客在抽煙。記者上前詢問他們,其中一個食客反問記者:“我吸煙關你什么事?”記者明確表示,1月1日開始施行的《條例》規定,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該食客反嗆記者說:“關我什么事?”在其朋友勸說下,吸煙食客隨即離開。
?
記者在向該店店員和管理者了解后得知,他們對此很無奈:“如果讓我們勸阻顧客不吸煙,那不是得罪‘上帝’嗎?我們要做生意啊?!庇浾邌査馈稐l例》施行了嗎,他說知道,但沒法去勸阻。
?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個在此就餐的食客,一位食客表示,對在餐館吸煙的人,他也很反感,曾經差點因勸說引發抓扯,而餐館老板根本不管,好像這不關他的事一樣。這位食客越說越氣憤,“我們到你的餐館吃飯,你應該保障我們環境不受污染,對不對,而有的餐館老板居然對此不理睬,無語……”記者告訴他,《條例》規定,可以舉報,有關部門可以對違規吸煙者罰款。但幾位食客對舉報的操作性感到困惑,“如果我們舉報了,有關部門怎么罰款,證據怎么提交?”“能不能學習交巡警,建立一個APP之類的投訴舉報平臺,我們上傳在公共場所吸煙的相關圖片和視頻,這樣,執法部門就可據此對相對人給予處罰?!?/p>
?
?
條例解讀
?
在公共場所吸煙可處50~200元罰款
?
《條例》設置了相關控煙違規行為的懲罰性條款,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可向“12345”政務服務熱線或者行業監管熱線,投訴舉報在公共場所吸煙等違規行為。
?
如在禁止吸煙公共場所吸煙,由相關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50元罰款;拒不改正的,處200元罰款;不聽勸阻,且有擾亂社會秩序或者妨礙執行公務等違反治安管理規定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
?
記者手記
?
應盡快完善投訴平臺
?
做完此次實地走訪,記者心情很難平靜。記者曾在餐館就餐時,由于難以承受濃烈的煙味侵襲,也勸阻過吸煙者,同樣遭到過對方的辱罵等對待,而餐館老板冷眼旁觀,似乎這一切都與他無關。殊不知,這是餐館老板拒不履行相關義務。
?
在《條例》剛剛表決通過,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媒體記者解讀該條例時,記者也向市人大常委會相關人士提出,對于那種在公共場所不聽勸阻的吸煙者,如何處罰,缺乏可操作性的舉措。
?
由于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執法力量有限,《條例》按“誰主管誰負責”原則,設置多部門聯合執法模式。即衛生健康、教育、公安、民政、人力社保、城市管理、交通、文化和旅游、市場監管、商務、煙草專賣、體育等部門以及機場、鐵路、軌道交通管理等單位,對各自監管范圍執行《條例》。也就是說,學校的吸煙處罰權在教育行政部門,網吧、賓館、娛樂場所由公安機關行使控煙的處罰權,衛生監督部門負責醫院等醫療衛生機構的相應處罰權……但是,這些執法力量都不會常駐那些區域,而吸煙行為屬短期行為,很快便終結,相關執法部門也可能無法為了一個吸煙者而派出人員前去執法。即使派員前往,等執法人員趕到現場,吸煙者可能早就離開,你怎么執法?
?
鑒于此,記者建議,應盡快借鑒重慶交巡警的交通違章舉報平臺(微信號或小程序),在該平臺,只要舉報人舉示相關圖片、視頻證據,相關部門就應對此作出行政處罰,并告知舉報者。同時,對舉報者實行獎勵。這樣,既能鼓勵守法者抵制違規者,又能對無視他人權利的行為進行剛性制約,威懾并引導公眾逐漸養成在公共場所禁煙的習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