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讓青少年遠離煙草產品,國家實施了一系列控煙措施,包括在中小學健康教育課程中加入控煙知識、創建無煙校園等,但青少年吸煙行為仍一定程度存在。
2021年5月31日是第34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承諾戒煙,共享無煙環境”。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就青少年吸煙問題開展了線上調查,共有1000余名家長參與。調查結果顯示,42%的家長有或曾經有過吸煙的習慣,25%的孩子有或曾經有過吸煙的行為。
參與調查的家長認為,青少年吸煙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判斷力不足、外界沒有給予有效的教育和引導、煙草行業管制不嚴格、同齡人影響等。
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廖文科介紹,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在2019年對我國中學生吸煙情況做過一個調查, 2019年初中學生嘗試吸卷煙的比例有所下降,但過去5年我國初中學生聽說過電子煙和現在使用電子煙的比例顯著上升。2019年初中學生聽說過電子煙的比例為69.9%,現在電子煙使用率為2.7%,與2014年相比,分別上升了24.9個和1.5個百分點。
除電子煙知曉率和使用率顯著上升外,中國控煙協會青少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郭欣表示,職業學校控煙情況不容樂觀,職業學校學生嘗試吸卷煙、現在吸卷煙以及現在使用電子煙的比例分別為30.3% 、14.7%和4.5%。此外,影響青少年吸煙的因素仍廣泛存在,包括不向未成年人售煙的法律仍未得到有效落實,卷煙變得越來越“便宜”,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活動仍然廣泛存在,影視劇中的吸煙鏡頭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等。
青少年吸煙對身體的危害眾所周知。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馬軍表示,青少年吸煙對身體和心理的危害極大,吸煙的青少年易患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及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和肺癌。15歲至19歲開始吸煙的人中,患上述病癥的死亡率要比20歲至25歲開始吸煙的人高55%,比不吸煙者高一倍多。本次調查中,還有62%的家長認為吸煙影響學習,50.6%的家長認為吸煙影響孩子交際。
調查中,有64%的家長表示對孩子進行過禁煙相關的科普或引導,13%的家長表示沒有對孩子進行過相關的教育。40%的家長表示,孩子所在學校僅明令禁止吸煙行為,38%的家長表示學校進行過相關的引導教育,11%的家長表示,學校沒有對學生吸煙行為進行過引導和教育。
郭欣介紹,《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通知》、《加強學校控煙工作的意見》、《無煙學校建設的通知》等都對學校控煙提出了明確政策措施和具體要求。2018年“全國青少年控煙志愿者”招募活動啟動以來,成功發動許多青少年控煙志愿者加入青少年控煙宣傳活動,2019年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43所大中小學校成為“全國青少年控煙志愿者學校”,60余萬名在校學生加入青少年控煙志愿者行列。但總體而言,青少年控煙工作離國家要求還有較大距離,迫切需要加大青少年控煙與學校控煙的力度。
如何加大力度?參與調查的家長認為,需要家長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學校科學管理積極行動、社會擔起責任創造環境。
“無煙校園很重要,但無煙家庭、無煙社會同樣很重要,吸煙禁令不能只針對學生,教師、家長甚至全社會都應該執行。”北京市月壇中學高三班主任張穎說。
廖文科指出,青少年控煙工作是個系統工程,必須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整體推進才能見成效。學校作為開展控煙教育的主要場所,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遠離煙草,另一方面則要加強無煙校園建設,營造良好無煙環境。同時,可用“小手牽大手”的方式引導學生勸阻家長少吸煙或不吸煙。
郭欣認為,首先,要通過在中小學健康教育課程中加強吸煙危害教育、注重對職業高中學生的控煙教育、加強特殊年齡段學生的控煙教育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加強中小學生的控煙教育。“10年跨度的6次調查結果分析顯示,學生嘗試吸煙率與現在吸煙率出現13歲和16歲兩個劇增高峰,對應為小升初和初升高階段,學校、家長應加強對該年齡段的監管和教育”。其次,要強化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創建無煙校園,創建室內公共場所無煙環境,全面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呼吁無煙影視,降低學生煙草制品的易獲得性,積極引導創建無煙家庭。最后,要適應新形勢下學生控煙教育特點,積極探索學校控煙適宜技術,如積極倡導廣大學生加入“全國青少年控煙志愿者隊伍”、倡導大中小學校加入“全國青少年控煙志愿者學校”,同時,探索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模式。
網友留言:
@吳老師
吸煙有害健康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了下一代的健康,建議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吸煙或戒煙。
@海
學校組織看或聽科普教育影片。買煙時出示身份證,不要賣給未成年人。
@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
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對禁止青少年吸煙的引導和教育決不能停留在簡單粗暴規則上,要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展開,讓禁煙的理念深入青少年的心里。
@得時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親是孩子的榜樣,家庭、學校、社會教育要密切配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