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有害健康,這在我國估計連小孩子都能夠知道,因為最近幾年我國對于這方面的宣傳確實做得很到位,國家也鼓勵煙民們早點戒煙。
可即使是這樣,煙民戒煙的效果還是不太明顯。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煙民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因為我國共計有3.5億吸煙人口,占到了全世界煙民總數的三分之一,而且每年大約有120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
但讓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既然吸煙有害健康,為何國家還不趕緊關閉煙廠呢?一邊允許煙草局售賣香煙,另一邊卻又限制煙民們的“活動”空間,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但這背后的原因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或許很多人也都不清楚,為什么很多國家都不會做出“禁煙”的決定。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血淋淋”的禁煙例子。
以俄羅斯為例,煙草專賣取消了,但這個國家的煙民并沒有因此消失。結果還導致外煙徹底占據了本地市場,什么意思?錢都讓外國人賺去了,俄羅斯因此減少的稅收是很大一筆損失。
那么,煙草給一個國家能帶來多大的稅收呢?
從中國煙草的營收上,不難看出煙草行業對于國家的重要意義:拿2018年舉例,我國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8.3萬億元,僅煙草稅收對其貢獻就有1.15萬億。
2019年我國煙草行業稅利總額和上繳財政更是創歷史新高,為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全年煙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12056億元,上繳財政總額11770億元。
如此龐大的納稅額,在中國沒有哪個企業能比得上。而且,煙草一直以來都實行國家專賣,這也是為了避免出現“市場化造煙”而危害國民身體健康的情況,為了保障煙民的利益,所以香煙不能夠開放給私人生產。
另一方面,煙草行業也增加了很多的就業崗位。
比如煙草的生產企業需要大量員工,煙草的零售業、物流部門,包括煙農等,從種植到烘烤、到生產、零售每一個環節都有大量的勞動,能為很多人解決就業和貧困問題,在無形之中,中國煙草其實為國家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很多專家認為,禁煙其實恰恰是“下下策”。試想一下如果禁煙,煙民沒有了煙抽,那么因此也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其他社會問題,因而禁煙肯定是不明智的。
況且客觀的來說,吸煙確實有害,但這不能成為禁煙的正當理由。同樣的道理,熬夜雖然損害身體健康,政府卻無權為民眾制定作息規律;過量食鹽容易得心血管疾病,但法律也不能規定炒菜的用鹽量。
因而禁煙這件事,是不現實的。大家對此怎么看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