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7 月,第一次登陸澳洲時,筆者隨身攜帶了 4 條香煙。為了避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煩,筆者在海關處作出了申報,隨后被開出一張 800 澳幣的稅單。
筆者當時的第一反應便是,海關一定搞錯了,四條煙的海關稅怎么可能高達 800 澳幣?
誰承想,海關人員表示:這些稅已經算便宜的了,澳洲境內的香煙更貴!
煙民地獄
筆者在本科時候的法語外教是瑞士人,他在中國一待就是二十幾年,從未回過瑞士。當問及為什么不回瑞士時,他感嘆道:
" 以前飛機上可以抽煙,后來已經全面禁煙了,這十幾個小時讓我怎么熬。"
誠然,澳洲是名副其實的煙民地獄。
澳洲海關規定,入境澳洲只允許免稅攜帶一包開封了的香煙,如果超出此限額,需要申報,并繳納每包 22 澳幣的海關稅(折合人民幣約 110 元)。
這么高的關稅,對于許多人而言難以接受,尤其是前來探親的老人。因此,確實會有不少人攜帶香煙隱瞞不報,少量瞞報會處以 3 到 5 倍關稅罰金,即每包煙的罰金為 66 澳幣到 110 澳幣,大量瞞報將導致遣返或牢獄之災。
反觀澳洲境內的香煙價格,筆者在澳洲見過最便宜的萬寶路也要超過 35 澳幣每包,而通常加油站的香煙價格要超過 40 澳幣每包。
正是由于每年 11% 以上的漲價,以及公共場所嚴格的控煙政策,澳洲在過去的 20 年里,吸煙率下降了至少了 50% 。目前每天抽煙的澳洲人比例僅略高于 10%,是西方發達國家里的最低水平。
地下走私煙交易
疫情之后,澳洲走私煙的行情節節攀升,悉尼 zetland 區曾爆出過一包芙蓉王賣出 65 澳幣的新聞。
根據目前悉尼最大的走私煙商報價:
國內批發價 175 元一條的黃鶴樓軟藍,售價為 180 澳幣(合 900 人民幣)
國內批發價 320 元一條的黑利群,售價為 300 澳幣(合 1500 人民幣)。
國內批發價 420 元一條的大蘇煙,售價為 360 澳幣(合 1800 人民幣)。
九五至尊、1916、和天下、天葉等國內批發價 800-900 一條的香煙,售價為 600 澳幣每條(合 3000 人民幣)。
資本永遠是逐利的,在成倍的高利潤之下,墨爾本開起了假煙工廠,悉尼形成了全澳洲最大的走私煙黑市。
澳洲走私煙為什么如此昂貴?原因有兩個。
其一,從走私煙到澳洲的成功率比較低。
因為澳洲生態環境脆弱,外來物種容易對澳洲造成傷害,所以澳洲有全世界最嚴格的海關。
把煙走私到澳洲有許多途徑,例如:
旅客在行李里私帶香煙,瞞報并試圖碰運氣闖關的人;一些經常來往于中澳之間的空姐,每次夾帶上幾條就可以讓自己收入翻兩翻(空姐行李被開箱的可能性略低于游客);還有更為普遍的,通過國際快遞郵寄香煙到澳洲。
除了以上比較常規的走私方法,許多不法分子甚至將出口到澳洲的木制建材全部掏空,里面藏上國內的香煙,畢竟走私煙比賣木頭賺錢得多。
還有一些煙販子會聯系好中餐廳,讓餐廳在整體進口廚房用品的時候,往里面夾藏幾十條煙。
但這些為公眾所知的方法,對于澳洲海關并不陌生,往往能夠很容易被識破。
其二,法律成本太高,高昂的制度成本,最終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
在澳洲華人坊間有句玩笑話 " 販煙比販毒坐牢事件更久 "。
最近一年時間內,西澳發生了一個特大走私煙案,某華裔走私了數千條香煙,最終被警察查處。令人意外的是,這位 " 主犯 " 竟然是未成年人。
原來,澳洲法律對未成年人很寬容,所以走私團伙將走私煙的收件人設置成了一些未成年人,從而逃避法律的追訴。最終,沒有人因這件案子被判監禁," 主犯 " 只被處以相對少量的罰款。
五六年前,往澳洲寄煙仍然有一條的免稅額,多出來的那些只需要按規定納稅即可取出。時至今日,所有往澳洲寄送的香煙均被認定不合法,少量少次會被沒收,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大量且多次,視同販毒,輕則上社區法庭,判處每條 1000 澳幣的罰金,重則需承擔刑事責任,判處十年監禁。
煙草戰爭
賣走私煙到底有多賺錢?
筆者的一位相識曾在悉尼讀書期間參與其中,他并非大供貨商,他只是從煙販子批發走私煙,隨后自己在晚間開車去配送到客戶手里,每條煙賺 20 到 50 澳幣不等。
沒有人會想到,僅僅兩年時間,他的座駕從豐田卡羅拉換成了奔馳大 G。
誠然,按最保守的估計,整個悉尼至少有 8 萬以上的華人煙民,他們之中有些接受不了澳洲當地香煙的口味,另一些則是接受不了 40 澳幣每包的本地煙價格。
這些煙民每年要消費掉 3000 萬包以上的走私煙,創造出至少 5 億澳幣以上的黑色利潤。
筆者曾聽說過悉尼最瘋狂的煙販子,通過集裝箱單次運送八千條走私煙。根據他們的經驗,被查沒的可能性大概是 25%,需要花幾十萬到一百萬澳幣找人頂罪坐牢,即便是這樣綜合利潤依舊十分可觀。
還有一些小打小鬧的玩家,他們專門給煙販子提供收件地址,以便煙販子從海外快遞走私煙入境,隨后每條抽 40 刀的提成,畢竟數量少的情況下不會引起海關的注意,每個月收幾條的提成權當補貼家用了。
按照去年莫里森政府的規劃,五年后將消失在澳洲超市、加油站和百貨店里銷售香煙的許可,屆時只有藥店有權售賣香煙(有進處方藥的可能)。但這真的有助于禁煙嗎?
根據美國禁酒令時期的經驗,政府越是逼迫民眾作出違背天性的事情,所起到的反效果也越強烈。
當所有酒精飲料成為違禁品,無法在市場上正常流通時,黑幫和黑市就介入其中,扮演了交易中介的角色,由制度成本帶來的高利潤,所衍生出的犯罪和流血籠罩了整個美國的天空。
畢竟澳洲政府可以伸手管理明面上的市場,卻永遠無法死死拿捏住黑市,那部分香煙消費只是轉入了地下而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