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上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法律工作委員會舉辦“控煙與《鐵路法》修改討論會”(暨國際綠色發展會2021/20),旨在進一步推進我國控煙立法工作,促進實現無煙列車,助力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12位來自公共衛生、環境保護、未成年保護及法律等領域的專家(其中包括2位全國政協委員)出席會議,梳理控煙形勢和問題,分享精彩觀點,并提出對《鐵路法》的修改建議。來自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副會長廖文科做主旨發言。針對《鐵路法》此次修改契機,廖會長提出了兩“禁止”一“宣傳”的建議。
主要發言內容如下:
首先是鐵路控煙,包括我們這次主要議題涉及到的《鐵路法》修訂,我覺得勢在必行。鐵路控煙及無煙鐵路建設,納入《鐵路法》,或者說在《鐵路法》中充實相關的控煙條款條件已經成熟。
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國際有公約。世界衛生組織(WHO)專門頒布了《煙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吸煙對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從國際組織角度專門制定《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要求締約方通過有效的立法措施禁止在室內工作場所、室內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上抽煙。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公約》簽署國,應該履行相應的職責。
第二,中央有要求。黨中央國務院專門頒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特別強調要把健康融入到所有政策中,健康不僅僅是衛生部門的責任,鐵路部門在法律政策制定過程中應貫徹健康理念,把健康融入到政策制定過程中,融入到法律修訂過程中。
黨中央國務院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健康中國行動》中還特別,強調要推進公共場所禁煙,要逐步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客運列鐵就是重要的公共場所,理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禁止在旅客列車上吸煙。
第三,群眾有呼聲。這些年,通過科普宣傳,人民群眾對煙草危害的認識有了顯著提高,對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呼聲也很高。
中國控煙協會對北京、上海、西安、呼和浩特等10個城市,1000多名公眾做問卷調查,發現有95%以上的公眾十分清楚二手煙對健康的危害,其中有差不多92%的公眾表示支持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及公共交通工具內全面禁煙。這是很重要的群眾基礎。現在堅持一切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群眾對禁煙有呼聲、有要求,就應該順應民意,在列車上全面禁煙。
第四,科學有結論。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對煙草危害健康做了很細致的研究,煙草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和致癌物,已有充分證據證明吸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會引發惡性腫瘤、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系統等多種疾病。同時也有研究表明,100%無煙環境以外的任何方法,包括通風、空氣過濾等,都無法防止二手煙對他人的危害。
第五,實踐有經驗。剛才有好幾位專家都談到了為什么動車高鐵能夠實現全面禁煙。那是因為國家頒布了《鐵路安全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動車上禁止吸煙。列車工作人員在動車上開展禁煙工作時非常有底氣,執法非常嚴格,是因為有了《條例》的規定,有法律作為保障,而且列車上的乘客也特別支持禁煙。另外即便是吸煙的人,法律意識也是越來越強,能夠理解、支持和接受高鐵動車禁煙。
相反,由于其他列車給設吸煙區開了口子,雖然禁止在禁煙區吸煙,但界限往往很難劃分,這就給管理帶來了難度,也無形中放縱了吸煙者的吸煙行為,管理起來十分困難,因此建議列車全面禁止吸煙。
從普速列車全面禁煙的角度來說,當前《鐵路法》修訂把控煙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充實到《鐵路法》里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條件也已經成熟。
另外從控煙立法角度來說,國家的大政方針強調要建設健康中國,國家對控煙立法是有規定、有要求、有部署的,作為具體的立法部門或鐵路主管部門,就要有擔當精神,要把國家的宏觀規劃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所以,別猶豫,在立法過程中,應盡快把禁煙內容加進去。
從具體的控煙角度來說,《鐵路法》修訂要站在新時代的高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過去所謂的列車禁煙、動車控煙,主要是從安全的角度去考慮。現在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不僅僅從安全的角度去控煙,也要從健康的角度去禁煙。
第二,關于控煙立法的內容,我覺得控煙立法應簡單明了。列車控煙或鐵路控煙,我的建議是兩“禁止”一“宣傳”。
第一個“禁止”,禁止所有客運列車設立吸煙區,包括電子煙。
第二個“禁止”,候車室內禁煙,因為旅客在候車室停留時間較長,人流特別集中。
一“宣傳”,是要利用候車、乘車時間,加強禁煙宣傳。這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宣傳效果。當然宣傳知識要設計好,科普內容要講好。
這次《鐵路法》修訂對控煙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如果《鐵路法》修訂能夠按照大家提出的控煙建議和要求,把相關的控煙內容充實進去,從鐵路控煙來講,是邁出了一大步。這一大步不僅僅是鐵路控煙邁出一大步,對整個國家公共場所控煙都會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期待通過大家的呼吁,《鐵路法》修訂真正能夠按照健康中國建設要求做出準確的判斷和取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