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兩側,道牙涂成了鮮明的黃色,明確標識了禁停的區域,頭頂懸著違停抓拍探頭,每隔幾百米,還能看到明顯的違停監控提示牌。然而再明顯不過的違法停車,卻堂而皇之地在這里出現了。甚至違章停車導致了道路擁堵,違章人還在車里睡大覺。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違章人知道,那個監控攝像頭是假的。老百姓說,“探頭不‘干活’,亂停的可不就多么!”
北京市望京北路某違停抓拍探頭的機箱只是個空殼子。
交通管理是這樣,無煙城市管理如果也有“假探頭”,違法吸煙也會多起來。北京市從2020年7月開始,將原由衛生健康部門行使的控制吸煙、除四害等方面的行政處罰權下放至街道鄉鎮集中行使。但街鄉執法18個月以來,控煙檢查很少有人做,控煙執法更是少的可憐。大多數的街鄉執法人員對違法吸煙的投訴處理僅僅是看一看,問一問,就走了過場。幾乎從來沒有罰沒過一分錢。相比較衛生健康部門單一執法時每年罰款150-200萬元。使原來積極投訴控煙的市民,面對頻頻出現的違法吸煙,也從不可容忍向一忍再忍轉變了。北京市控煙的大好環境在受到打擊和侵蝕。根本的原因就是街鄉執法變成了“假探頭”在執法。
網友留言
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人們素質的提高,而一個新的健康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靠立法、執法和社會監督。北京市控煙條例提出了“堅持政府與社會共同治理、管理與自律相互結合,實行政府管理、單位負責、個人守法、社會監督的原則。”政府將控煙的執法權交給街鄉,街鄉城管執法隊就要擔負起控煙檢查、監督和執法的責任。
沒有日常的檢查和監督就等于沒有管理,沒有執法,法規的牙齒就等于自行脫落。全市兩千萬人民努力了七年的無煙北京的成果就要丟失。室內公共場所烏煙瘴氣的環境就又要回來了,城鄉控煙執法不能是控煙工作的“躺平”,否則老百姓是不能答應的。
北京控煙有個社會共治的模式,就是讓人人都拿起手機,處處監督違法吸煙,向微信“北京控煙一張圖”進行舉報或打政府舉報電話“12345”。執法五年中,只要有舉報,控煙志愿者和執法人員就一定會到達現場,調查了解單位控煙工作,幫助實現“四有一無一勸阻”,并對違法單位進行處罰。
五年中,衛生執法檢查監督,約談違規單位,處罰了千萬元罰單,才逐步實現全市98%以上的室內公共場所實現了全面無煙管理。我們希望全市各街鄉綜合執法隊,要承擔起人民交給的控煙執法委托,勇敢地開展控煙執法工作,還全體居民一個清晰的室內空氣和環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