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鐵路安全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高鐵動車全列禁止吸煙,漸成公眾共識,但仍有部分“老煙民”難耐煙癮,觸碰紅線。
根據貴州交通廣播報道,僅2022年7月1日以來,貴鐵警方已查處動車吸煙類案件43起43人,根據對列車運行影響的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行政罰款29人,行政拘留14人的處罰。
案件回放
7月20日,在昆明南開往貴陽北的G2982次列車上,旅客李某在6號車廂廁所內吸煙,導致列車煙霧報警減速運行,被列車工作人員查獲,并移交貴陽鐵路公安處盤州車站派出所查處。
經查證,李某今年35歲,是貴州盤州人,常年在外打工,有著多年煙齡。當日,他購買G2982次列車昆明南至盤州車票回家,雖然明知動車上禁止吸煙,如被查獲將受到法律處罰。但實在煙癮難耐,在列車運行到曲靖北至富源北區間時,躲進6號車廂廁所里,一廂情愿地認為只吸兩口不會被發現,不想觸發煙霧報警,導致列車運行速度從每小時210公里降到144公里,并造成列車晚點2分鐘,他本人也被列車工作人員當場查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鐵路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李某行政拘留5日處罰,并納入鐵路征信系統,限制乘車180天。
據悉,在7月21日,37歲的陶某也因在上海虹橋至昆明南的G1375次列車上吸煙,被列車乘警當場查獲,由于未引起列車煙霧報警和降速,在移交凱里南車站派出所查證后,依法給予其行政罰款500元處罰。
我們都知道在高鐵上不可以吸煙,因為這涉及到高鐵的運行安全。對于很多經常出行的煙民來說,煙癮難耐的“老煙民”們只能忍耐,忍耐不住的話會給周圍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
然而,在日本,部分新干線高鐵上卻有專門的吸煙室可以抽煙。為什么日本高鐵上可以吸煙,中國卻不行呢?
和中國一樣,日本也是個香煙消費大國,但是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政府著力構建一個吸煙者和非吸煙者都能和諧共存的“分煙環境”。
所謂“分煙”就是在遵守相關法令和條例的基礎上,不是分“人”而是分“煙”,即創造無論是吸煙者還是非吸煙者都能舒適共存的環境,換言之就是可以自由選擇吸煙或不吸煙的環境。
2002年日本政府頒布了《健康增進法》,2014年修訂了《勞動安全衛生法》,二者明確規定,設施管理者有義務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被動吸煙,但沒有規定違反法案的懲罰措施。部分地方政府頒布了防止被動吸煙條例、道路禁煙條例和禁止亂丟煙蒂條例,設定了具體的禁煙區域,也規定了對設施管理者違反義務及在禁煙區域吸煙者的懲罰措施。
但是在禁止吸煙的地方之外,也有專門的吸煙區。在公共場所設立吸煙區的場所一般有娛樂場所、醫院、百貨商店、酒店、銀行、車站等公共區域。在電車內或地鐵內也會有相應的抽煙區。煙民可以在指定吸煙場所“過一把煙癮”,有些男女煙民們甚至將吸煙場所作為約會的地點。
日本的吸煙場所也五花八門,既有露天的,也有室內的;既有開放的,也有全封閉的。以便市民以及外來游客有一個適應和緩沖的階段。更重要的是作為專屬的集體吸煙場所,有相應處理設備,從而更利于環保,不會因為吸煙產生的煙塵污染了周圍的環境。
世界各國在控煙立法的過程中,在探索深化控煙進程中,都采取了因地制宜的理性做法,日本在做的就是由禁煙到分煙,力爭做一個分煙發達國家,雖然不乏“雷人”的政策出臺,但更多的是人性化舉動,比如日本新干線高速列車上配有專用的吸煙室,而且在座位背后會告示出吸煙室在第幾車廂;還比如,日本人會好好設計舒適、清潔的吸煙室,通過建筑設計,來實現空間內零煙氣的目標。
吸煙與控煙是個兩難命題,尤其是中國擁有三億多煙民,政府做的任何決策都能對這三億多煙民產生很大影響。
目前,隨著國內控煙輿論的加劇,吸煙的廣大消費者也飽受“歧視”,究其原因無外乎消費者在吸煙過程中產生的煙霧有可能影響周圍人群的身體健康、在公共環境吸煙會產生一定的危害和負面影響。
那么,能不能參考日本的做法,在指定區域建立吸煙點或者吸煙室呢?一是國情不同,日本從禁煙到分煙也花了很長時間;二是高鐵動車上單獨配吸煙室在成本上也劃不來,暫時不具備可行性。所以出行的“老煙民”還是盡量忍耐和約束自己,做文明有修養的煙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