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市場行情不錯,如無閃失,兩個月后,石建紅種下的24畝“小鐵頭”包心菜將為他帶來20多萬收入,而且這還是保守計算。
“你說奇怪不,天遇小旱這菜價還蹭蹭往上漲,真有點看不懂了。”2021年1月29日下午,站在自家長勢喜人的菜地里,石建紅一邊用鋤頭除草,一邊樂呵呵地說。
菜價好,高興的不止石建紅一人。距離石建紅菜地100多米開外的另一片菜地,羅現文正忙活著用小水泵從渠里抽水為“小鐵頭”澆水。這些“小鐵頭”葉色正、包心緊實,均重在1公斤以上,一個就能賣3塊多。“前幾天賣了4畝,6萬多。”羅現文說,2020年要是沒向煙農合作社租到這20多畝地,遇到這么好的行情,只能“干瞪眼了”。
得益于當地煙農合作社化零為整式的土地流轉措施,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龍朋鎮龍朋村委會甸頭村,像石建紅和羅現文這樣,此前僅有幾畝土地的煙農靠著當地煙農合作社以成本價返租給他們的土地,實現了“烤煙種植 煙后作物”雙豐收。
“成立煙農合作社的初衷,就是要讓鄉親們輕輕松松種煙,有更多收入。”龍朋鎮煙農合作社理事長羅華平說。
為提高烤煙生產全流程專業化服務水平,2013年11月,在紅河州石屏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指導下,龍朋鎮和縣里其它鄉鎮分別成立了煙農綜合服務合作社。按照有關流程和章程,羅華平被推選為龍朋鎮煙農合作社理事長。
煙農合作社干些啥?
“為煙農老鄉解決在種植烤煙時遇到的難點和堵點問題是我們的努力方向。”羅華平說,煙農合作社以服務社員、謀求全體社員的共同利益為宗旨。社員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實行“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管理模式的經濟組織,在烤煙生產主要環節聘請服務隊統一作業,其它生產環節由合作社調節勞動力,煙農組建互助組進行作業。
目前,龍朋鎮煙農合作社組建了育苗、機耕、植保、分級等7個專業隊,350余名隊員絕大部分為當地煙農老鄉,他們在為其他煙農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的同時,還能領到勞動報酬。
龍朋鎮是石屏縣的核心煙區,土地耕種條件不錯,但受制于戶均土地面積不多的問題,煙農老鄉想要進一步擴大烤煙種植面積的愿景,此前難以實現。2019年,龍朋鎮煙農合作社在煙葉工作站的支持下,流轉了1300余畝土地,再按成本價返租給像石建紅這樣懂技術、會管理的煙農老鄉,穩固了他們的種煙收入。
2020年年初,石建紅向龍朋鎮煙葉工作站提出了增加烤煙種植面積的申請。在煙葉工作站的支持和協調下,石建紅從煙農合作社返租到了22畝流轉土地,去年種煙收入超過了10萬。“‘小鐵頭’不與烤煙‘搶’地,租一茬地賺兩茬錢,劃算!”
煙農合作社咋運作?
“我們向煙農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及政策支持,分階段對合作社的工作情況進行績效考核,確保煙葉質量,讓煙農老鄉得到更多實惠。”龍朋煙葉工作站站長楊勇說,規范管理是煙農合作社的“生命線”,在財務獨立、管理獨立的基礎上指導煙農合作社發揮好整合煙葉生產農機具、勞動力資源,為煙農老鄉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是關鍵。
“這些臺賬并非多余,每一本都反映了不同工作的詳細情況。”在龍朋鎮煙農合作社的辦公室里,羅華平指著一摞記錄工整的臺賬說,煙葉生產全流程基本都涉及財、物管理,各環節都有風險防控點,只有把工作做細做實,煙農合作社才能讓煙草部門放心、讓煙農老鄉安心。“目前我們制定了涵蓋內部規范管理和服務煙農等方面的40余項制度,每一項工作都按規矩辦事。”
煙農合作社好不好,煙農老鄉最有發言權。
前不久,羅現文的手機收到了一條資金轉賬的短信通知,金額有500多元。正當羅現文感到奇怪的時候,合作社的技術員通過村里的大喇叭向他們進行了“解惑”:這筆錢是去年合作社的盈利分紅,按當年烤煙種植面積核定,全鎮1490余戶煙農家家有份。
“分紅的雖錢不多,但卻是合作社悉心服務煙農、促進煙農增收的又一體現。” 羅華平說,龍朋鎮煙農合作社除了做好為煙農服務的主業工作以外,還積極爭取各方支持,拓寬增收渠道,已建成投產的生物質燃料顆粒加工廠、冷庫目前收益不錯,這意味著今年煙農老鄉的盈利分紅要比去年多。
“流轉過來的土地我們打算留著100多畝,一半種植烤煙,發揮規模種植的示范作用;另一半按照建設煙區綜合體的思路,種植姑娘果、藍莓,打造一個采摘體驗區,增加合作社的盈利水平,讓煙農老鄉有更多分紅。”羅華平說,等姑娘果、藍莓試種成功后,合作社將積極動員煙農老鄉共同參與,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銷售方我們都找好了,按訂單生產,不愁銷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