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云南省普洱市墨江縣泗南江鎮干壩村,山巒疊翠,四周環山的村子,顯得格外的幽靜美麗,說這里是天然氧吧,一點都不為過。然而因四周環山,干壩村的土地基本是坡地,在坡地上耕種,這里的老百姓常開完笑說,得扎個堅實的馬步。
村民殷成忠又早早起了床,騎著摩托車便來到煙站,想再次確認一下今年的種煙事項。今年他想繼續種植20畝烤煙,因為去年種植的20畝,讓他收入8萬多元,令他更加信心滿滿。
殷成忠種煙10年,年年都有不錯的收成,對烤煙也有著深深的感情。泗南江鎮2011年開始發展種煙,殷成忠是第一批煙農,成為這個第一,功勞還得歸他的妻子楊俊梅和烤煙技術員羅成文。
楊俊梅是村上的干部,婦女代表,思想意識和覺悟也很高,只要是對村子有利的事情,她都第一個沖鋒在前,帶領大家一起干。當羅成文他們來到干壩村發展烤煙種植時,楊俊梅意識到,烤煙會是脫貧致富的產業。說干就干,在她的勸說下,丈夫殷成忠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殷成忠是個愛摸索的人,種煙也有自己的一套經驗,整地、施肥、分類編煙、烘烤,每一個環節他都認真研究,再加上煙站和合作社人員的悉心指導,他已然成為一個種植土專家。種煙效益好,這是“專家”最大的說服力,正因為有了這一份說服力,他現在已經成為干壩村上三組的烘烤指導員。
2016年,普洱供電局掛鉤扶貧干壩村,李德順成為干壩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他到干壩村后,想了許多發展產業的辦法,當看到烤煙種植效益后,他毅然決定發動更多的村民種植烤煙。羅成文、殷成忠、楊俊梅成了他的“編外隊員”,每天晚上都到村民家中動員種植烤煙,殷成忠、楊俊梅現身說法,用他們的種植經驗一一說道種煙的效益,就這樣,他們四人一家一家地做工作,退種的農戶重拾烤煙,新的村民接受了烤煙。
干壩村的耕地多為山地,在山地上種煙,用水成為一個大問題。因為需要輪作,建水池、水窖的成本較高,因此,用水管澆煙,成為最經濟便捷的辦法。為了能讓煙農用上水,李德順和殷成忠協調使用其他村小組的壩塘,李德順還回單位匯報請示,申請了一批水管和水桶發給煙農,極大的鼓舞了煙農的種植信心。
李德順常說“我要把干壩村的兩片綠葉子變成金葉子”,這兩片綠葉就是茶葉和煙葉。殷成忠他們在他的帶領下,實現了“綠葉變金葉”的夢想。
“我們書記是個實在的人,從他到這里的第一天起,他都在實實在在的做事,今年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他被表彰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我們為他自豪。”提起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殷成忠抑制不住的為李德順高興。
電網人、煙草人、干壩人,每一個人都在為脫貧致富竭盡全力, 山青、花紅、柳綠,春天從來不會遲到,干壩村的現在與未來,必定會在鄉村振興的路上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