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越過近處的山坡,更高的大山疊成幾層,分峙左右——右山高處的林間隱約可見蜿蜒的公路,每天有客車往返縣城;左山退得遠卻還要高聳,山巔的輸電鐵塔閃爍著金屬的光。
這里是四川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人們習慣把會東縣稱為“金邊銀角”,烏東德鎮又是會東縣的邊緣。金沙江把大山分隔開,成為川滇兩省的分界。
山下,正是烏東德水電站。作為金沙江下游四座巨型電站的第一個梯級水電站,烏東德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2020年6月29日首批機組投產發電,2021年7月前將全部建成投產。
綠色江水涌動,“綠色引擎”發力。
山上,另一種綠色成熟之后,則成為農民的“金色財富”——當綠色煙葉變成金色煙葉時,歡聲笑語回蕩山間。
大山深處矗立新房
2021年1月21日,臘八節剛過,金沙江峽谷陽光普照,仿如春天。“這十年當中,周圍要說比我賺得多的,確實沒得。”身著西服的煙農高慶華談起一年種煙的收入,喜笑顏開。
青龍山村地處干熱河谷,多為起伏山地。過去只種苞谷、土豆,村民生活拮據。51歲的高慶華種煙20多年,經歷過種苞谷時的苦日子。海拔2000米的山地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干物質積累,陽光照射好有利于葉綠素生成。“煙葉長勢好,人一進煙地都看不到了。”高慶華站起來比劃著高度。
“但是懶不得!要把煙種好,還是要施好有機肥。過年前后就要把農家肥腐熟,栽煙時做底肥,苗子一尺深時,還要用水施提苗肥,幾天就長起來了,不能一次性放干的下去。只要地頭的煙葉是好的,整塊地煙葉百分之百好。”高慶華講起種煙頭頭是道,“煙葉烘烤集中兩個月時間。6點鐘天亮就下地,把煙葉采摘回來,中午有點熱時就用煙夾扎煙葉,扎完就往烤房里掛,裝滿就開烤,一般用五六天烤完一房。”5間烤房連軸轉,雖然使用生物質燃料、用電腦控制溫度,但是因為種得多,高慶華家忙不過來,還得請兩個小工。
2019年,他把老房子拆了修建成占地500平方米、四層樓的新房。“花了70多萬元。”如果不是路途遠,建筑材料運費貴,還可以節省一些。高慶華有一輛SUV汽車,兒子高加銀也有一輛,他說“兒子的車比我的好”;家里還有摩托車和一輛專門去地頭拉煙的三輪車。5年前,高慶華還在鎮上買了一間門頭房和一間住房。“門頭房租給別人開館子,租金一年一萬元;小女兒在鎮小學代課,也就住在那兒。”高慶華對自己的安排相當滿意。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在偏遠的高山上,密集地矗立著各式各樣的小樓房。青龍山村七組的23戶村民,家家都改建或新建了房屋。“沒有煙葉的話,要修幾棟樓房完全是做夢!”高慶華感慨道。
管理創新提質增效
“會東縣是山區,種植其他經濟作物價格不穩定;扶持政策下的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等資金到位,農民收入基本依靠煙葉種植。可以說,當地離不開這項產業。”會東縣煙草副經理賀連強分析。
會東縣高原山地立體氣候特色鮮明,具有生產優質清甜香型煙葉的先天基礎和自然生態條件。可是,煙葉生產不單是一項體力活,還是一項技術活。
管理創新和科技手段貫穿煙葉生產從育苗到烘烤的全過程,綠色生產方式確保了煙葉質量的可持續。“綠色防控技術,針對病蟲害的防治;回收廢舊地膜,實施面源污染治理;育苗盤、農藥包裝物等回收,維護土壤生態環境。”賀連強曾經長期在基層站點工作,對煙葉生產如數家珍。
會東煙葉的最大優勢在于生產品質。在2013年全國煙葉綜合質量評價中,會東煙葉榮獲“清甜香突出、煙氣飄逸程度顯著、品質得分高”的好評;2016年會東縣獲評四川省煙葉最好產地。有煙草專家盛贊“這里的自然生態媲美津巴布韋”。
在烏東德鎮附近的新馬煙葉收購站,工人們正在為土地綜合利用忙碌。“這是會東縣最大的收購站,每年8月底至10月底,熱鬧時有上百人喲!”收購站站長朱勇介紹。收購根據煙草公司與農戶簽訂的生產合同排日程,煙農和收購站都有條不紊地交售和收購。“定時收購明確到分鐘,我按時來,收購員也收得快。”高慶華等煙農談起這點,非常滿意。
51個收購站(點)覆蓋全縣19個鄉鎮。2020年,會東縣煙葉收購量、煙農收入、均價、上等煙比例4項指標,連續9年位居全省第一。
“涼山州是全國重要的戰略性優質煙葉基地,會東縣走在全國優質煙葉生產前列,煙葉產業的步伐走得非常堅實。”涼山州煙草局長、經理郭明全說,隨著管理水平的提高,會東縣煙葉生產規模、質量效益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推動鄉村振興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山鄉展開富民畫卷
與種煙大戶高慶華經歷類似,煙農陳開興2020年種煙收入了40萬元。會東縣鲹魚河鎮長魚村四社離縣城只有十幾公里,但仍屬山區,過去的日子苦不堪言。“如今靠種煙,這個社的農戶每年收入最少都有9萬元。”村黨支部書記陳興龍說。
年輕時的陳開興不甘貧困,去攀枝花市米易縣打工。“一個半月只掙了200元錢。”那時候,山下的白塔社開始種煙,農民收入節節攀升。陳開興從此拋棄外出打工的想法,一心一意回家種煙,一種就是30多年。
他把近年獲得的各種獎牌和榮譽證書放在客廳的大電視機旁最顯眼處:2015年12月,涼山州委州政府“2015年煙葉生產先進煙農”;2018年,會東縣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烤煙大王”;2019年1月,四川省煙草“全省十大種煙狀元”;2020年6月,“紅塔銀行·香金融杯”第一屆全國煙農增收創富大賽金獎。
“農民思想很實際的,他們會根據時代轉變觀念,自己都曉得把地用來種烤煙。”陳開興說,更讓他高興的是,“全村人都慢慢富了起來。”
烏東德鎮政府的數據顯示,2020年有2408戶煙農,種煙收入1.62億元。這一年,會東全縣煙農收入10.65億元,上繳國家稅收2.34億元。
脫貧攻堅任務完成以前,涼山州有11個國家級貧困縣。會東縣2016年脫貧,此后鞏固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煙葉助力。據涼山州煙草統計,2005年以來,煙草行業對會東縣配套投入8.25億元,用于煙水煙路、溝渠管網、土地整理、農業機械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如此,“十三五”期間煙草行業對會東縣煙區育苗物資、大田物資、農藥、專業化分級、專業化服務、煙區公路維護等投入生產補貼資金,共計6.45億元。
這片金色的煙葉,已發展成會東縣“煙農增收離不得、鞏固脫貧成果缺不得、鄉村振興少不得、財政增稅弱不得”的富民產業,讓山鄉煥發勃勃生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