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至,春雷響。幾場春雨過后,正是春耕備耕的好時節。
3月10日,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的田間地頭,煙農漚制農家肥的身影隨處可見,大型機械正轟鳴著翻壓綠肥,微耕機也不甘示弱,早早加入了預整地隊伍,煙葉生產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著。
相較去年,馬關縣今年的種煙隊伍又壯大了些,浪橋村煙農李春光也重新回到了這支隊伍中。年后的返工潮沒有帶走這位在外謀生多年的“85后”。回鄉過年期間,他再三考慮,決定重操舊業,再次踏上種煙路。
早在十年前,二十多歲的李春光就種過煙。后來他外出打工,干過建筑工人、進過工廠,輾轉多個地方,收入并不穩定。今年回鄉過年期間,看到種煙的村里人蓋起了新房子、開上了小汽車,他有些心動:“年年打工年年存不下錢,不如在家種煙!”
此外,家里老人已經六十多歲,孩子也都到了教育關鍵期,上有養育之恩未報,下有撫養之責要盡,這也是李春光決定重新回鄉種煙的重要原因。
“現在種煙越來越省心,各種補貼政策好,在家也能掙不少錢!”在決定種煙之前,李春光已經詳細了解了這些年的煙葉種植政策。在他看來,這些年煙葉產業快速發展,集約化育苗為煙農提供了健壯煙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使煙葉質量更穩定,三段式烘烤工藝及密集烤房配套技術確保了煙葉烘烤質量,機械化作業的推廣大幅降低了勞動強度和勞動成本……
今年,文山煙區的春雨來得均勻,煙農們很快就啟動了春耕備耕工作。雖然年后才重操舊業,但李春光始終緊跟步伐。目前,他的50多畝土地已翻耕一半多。等把土地翻耕好,他還想把田里的蓄水池清理干凈放上水,水池滿了,煙苗移栽時更有底氣。“時間不等人,一天有一天的活兒,整地、蓄水、理墑、打塘……”李春光把事情安排得妥妥當當。
“觀念不變原地轉,觀念一變天地寬!在家種地沒出息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我相信只要思路清晰勤奮干,種煙一定有出路!”李春光充滿信心地說。
這信心的背后,是煙草部門的積極行動和不斷努力。今年,馬關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春耕備耕、規范育苗上下足功夫,全面推進綠肥翻壓、農家肥堆捂、移栽蓄水及預整地工作,為煙苗移栽奠定基礎。
他們要求各育苗點根據片區移栽計劃倒排梯次育苗時間,嚴格按照育苗技術規范和“7S”現場管理要求,落實棚區建池、衛生消毒、播種流程、網膜管理標準,確保育苗工作高標準落實。
近幾年,在文山煙區,煙葉種植技術指導進一步強化,煙葉生產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吸引了一批懂農業、愛土地、能創新、肯實干的青年農民加入煙農隊伍,他們在致富奔小康的辛勤耕耘中,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和煦的春光里,廣袤的田野上,李春光正滿懷“孝順老人、教育孩子、掙到票子”的希望,努力耕耘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