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煙苗都已經出棚了,但是育苗大棚可一點都沒閑著,等這些辣椒成熟以后,今年的收益肯定不會少,日子更有盼頭了!”望著育苗大棚內綠油油的辣椒苗,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檀橋村煙農劉新良開心地說道。
衡陽煙區烤煙育苗時間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中旬,育苗大棚的整體利用時長在4個月以內,每年有7-8個月的閑置時間。如何減少苗棚閑置浪費,提高基礎設施的綜合利用效率,衡陽多個種煙縣(市)開展了廣泛探索。
衡陽縣自2017年開始利用烤煙育苗大棚培育機插水稻秧苗,取得了較好收益,育秧面積逐年擴大,秧苗供應附近多個鄉鎮。據了解,利用烤煙育苗大棚培育機插水稻秧苗優勢明顯。一方面是烤煙育苗棚控制溫濕度精準,實行集中培育,秧苗出芽整齊、壯苗率高,長勢喜人。另一方面是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人工插秧需要300元每畝,機器插秧成本只需要80元每畝,且生育期更短,收割時間提前,產量也相應提高。
在此基礎上,衡陽縣多個種煙鄉鎮還把烤煙育苗大棚的綜合利用擴展到果蔬種植和種苗培育上。今年2月份,在衡陽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縣農業農村局和金蘭鎮政府的共同幫助指導下,金蘭鎮煙農合作社在檀橋村烤煙育苗工場成立“鄉村振興產業基地”,發展果蔬育苗、種植等多種產業,提升綜合發展水平,促進煙農增收。目前,該產業基地計劃利用閑置大棚進行水稻育苗,果蔬、花卉種植等項目,綜合利用五連體烤煙育苗大棚5座,重點發展水稻、辣椒和西瓜秧苗栽培,預計一年可培育銷售約1.8萬盤,實現銷售收入超過百萬元。
在衡陽耒陽市馬水鎮燕中村,煙農老羅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依靠種植烤煙實現了穩定脫貧。2020年,老羅入股了煙農合作社的大棚哈密瓜種植項目,村上有3座五聯體烤煙育苗大棚,種植哈密瓜面積將近5000平方。7至8月份,正值哈密瓜生長旺季,老羅給合作社做臨時工掙了4000多塊錢工資,年底又通過合作社拿了2300元分紅。
“今年,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烤煙育苗棚綜合利用面積,根據農時季節變化開展經濟作物種植,主要有豆角、西紅柿、西瓜、哈密瓜等10多個常見蔬果品種。”耒陽市智盟煙農合作社負責人李友良介紹說。“此舉將進一步增強合作社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烤煙種植與非煙產業協調統一發展。”
“這個羊角蜜又脆又甜,比市場上的還好吃!沒想到我們還能在自己的烤煙育苗棚里種出這么好的水果。”2020年疫情期間,衡陽常寧市蘭江鄉景星村煙農李生春作為復工復產典型接受衡陽新聞聯播采訪。
衡陽常寧市在烤煙育苗大棚綜合利用上重點圍繞提高附加值做文章。通過引進吸收北方的羊角蜜種植技術,成功培育出本地的羊角蜜,味道香甜可口、廣受市場歡迎,批發價達6元/斤。同時,發揮棚內生長過程不受自然環境影響的優勢,推廣育苗棚反季節蔬菜種植,不施農藥,確保棚內蔬菜潔凈、鮮嫩、口感好的品質,種植毛收入達到普通種植的2倍多。
李生春說,景星村育苗工場種植的羊角蜜、黃心黃皮等高附加性水果供不應求,8畝的瓜果基地平均每畝可產3000斤以上,總產值可達8萬元以上,“閑置”大棚成為了煙農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為進一步統籌轄區烤煙育苗大棚的綜合利用,常寧市11個種煙鄉鎮參與組織成立煙農合作聯社,年初根據市場行情向農戶提供秧苗和種子,產出的各類農產品由合作聯社負責對接商超、農貿市場進行銷售,解決銷路難題,降低了產業風險。目前,合作聯社統一管理的烤煙育苗工場有12處,育苗大棚30多座,如果每年開展7-8個月的經濟作物種植,預計收入較為可觀。
據湖南衡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衡陽煙草對烤煙育苗大棚綜合利用給予大力支持,通過補貼專項資金加強大棚維修管護,協調農業技術部門對大棚育秧、大棚蔬菜水果等項目進行上門指導,解決了農戶后顧之憂,提高了項目有效產出。據了解,衡陽全市烤煙育苗大棚的整體綜合利用率逐年攀升,預計2021年可為每戶煙農增加額外收入4300元以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