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咸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全程機械化為突破口,突出穩規模、轉方式、優結構、強基礎、促增收,持續增強煙葉發展內生動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2021年烤煙收購全面結束,全市烤煙實現總產值2070余萬元,純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70戶占比34%,最高的煙農戶純收入51.5萬元,煙農已在當地成為令人羨慕的高收入職業。
“自從煙草公司扶持配套了各式各樣的機械,我們種煙就省事多了,很多環節全部由機械完成,省時省力又省錢,今年種煙能賣40多萬元。” 旬邑縣馬欄鎮后掌村種煙大戶任磊磊通過陜西煙草微信公眾號查詢到了自己的交售記錄匯總,笑的合不攏嘴。
“2014年開始種煙,當時種了50畝,那時機械化普及程度還很低,種煙大部分環節需要人工完成,費時費工,加之沒有經驗,白白忙活一年沒掙到錢?!比卫诶诨貞浧甬斈甑那榫扒榫w一下子低沉起來。
“今年種了104畝煙,煙苗全部由底塬子合作社提供,合作社還提供各種專業化服務,烤出的煙葉只需去青去雜分類,分級由合作社完成,一年只忙活5—6個月,種一季煙比以前輕松多了。”任磊磊說到這又高興起來。
近年來,隨著咸陽煙區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成熟,清理煙田、回收殘膜、冬翻煙田、起壟施肥覆膜、井窖移栽、中耕培土、編煙烘烤等環節實現全程機械化,機械效率比人工作業提高4倍以上、成本更低,畝用工由原來的25個減少到18個,合作社在各個重點環節為煙農提供專業化、機械化服務,極大減輕了煙農種煙強度 。
在旬邑縣馬欄鎮馬欄煙站,專業化分級隊員現場為煙農進行煙葉專業化分級。
5年前,隨著煙區蘋果、玉米等產業蓬勃發展,競爭導致煙區規模下滑、勞動力資源不足,煙葉產業持續低迷,如何推動煙葉產業發展成為擺在咸陽煙草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經過認真調研分析,咸陽煙區的優勢就是塬面平整、利于機械化、規模化作業,找到突破口后,咸陽煙草人說干就干,在機械化上用大力氣、下苦功夫,內引外聯各種優質資源,強化全程機械化技術支撐,積極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及裝備、探索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
近年來,咸陽局先后為煙農配備各種煙用機械800多臺(套),機械化覆蓋比例100%,建成育苗工場4處,烘烤工場8處,兩頭工場化100%,示范推廣植保無人機2臺,作業面積占全市60%以上,減工降本、提質增效顯著。
“我們現在落實面積已經沒有前幾年那么難了,以前是上門挨家挨戶做工作,請人家來種煙,現在是他們打電話、來煙站爭著種煙。”旬邑縣馬欄煙站站長潘亞軍笑著說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