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副主任、優秀共產黨員、家庭農場主、致富帶頭人、網紅煙農……很難想象,擁有這么多身份的居然是同一個人,他就是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南宮山鎮展望村煙農劉美軍。
在村民心中,他是脫貧致富帶頭人;在政府眼里,他是實干擔當好干部;在煙草公司眼里,他是優秀家庭農場主;而在他看來,自己只是展望村的一個普通農民。
矢志發展產業“拔掉窮根”
十多年前,劉美軍所居住的展望村山高路遠、交通不便,更沒有像樣的產業,是曾經有名的“男孩不愿留、女孩不愿嫁”的貧困村。
2010年,時年36歲的劉美軍擔任展望村副主任。上任之初,發展產業成為考驗劉美軍和村“兩委”班子的第一道難題。
“那時我還年輕,上有老、下有小走不開,覺得既然扎根家鄉,就應該為鄉親做點什么。”劉美軍說,“那時,同處秦巴山區的旬陽縣種煙致富的例子很多,我心中就萌生一個念頭,我們這海拔高、有土地,為何不靠山吃山種烤煙呢?”
當年,他帶頭示范,嘗試種植烤煙20畝,由于不懂技術、缺乏管理導致虧本。“雖然第一年種煙虧本了,但我通過邊種邊學,還是覺得種煙很靠譜。”劉美軍后來回憶說,那一年的種煙經歷,不僅掌握了烤煙生產技術,也通過親身體驗,弄清了烤煙產業短平快的經濟優勢和從種到收的“一條龍”產業服務保障體系,內心更加堅定發展烤煙產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念。
在此后幾年里,在他的示范帶動下,僅展望村二組就從最初的20畝發展到210畝。但產業發展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2016年,由于特大干旱,展望村烤煙種植大面積受災,導致整體虧本,劉美軍也賠了3萬元,烤煙產業發展面臨嚴峻考驗。
“古言說得好,種壞莊稼一季子。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烤煙產業,不能因為一年自然災害就嚇住了。”2017年,劉美軍將烤煙種植面積擴大到52畝。并把6戶放棄種植的農民組織起來,一起在煙田通過勞務創收,當年實現收入20萬元,6戶農民實現勞務收入10萬元。 “從那以后,一些棄種烤煙的村民又紛紛‘回鍋’,重操舊業。”劉美軍笑著說。
“種煙是個技術活兒。開始種的時候,劉美軍和技術員一起經常手把手指導育苗、增施鉀肥、分類編桿等技術。”同村有村民劉啟軍很感慨。種煙8年來,劉啟軍不但在縣城給兒子買了新房,還給家里購買了小汽車,全家過上了幸福生活。
領辦家庭農場“共同致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展望村許多村民因疫情而無法外出務工,鄉親們的生活又要面臨返貧風險。而此時,培育家庭農場的消息不脛而走,劉美軍決定領辦家庭農場,與鄉親們抱團取暖,共同致富。
當年,劉美軍依托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大力宣傳土地流轉政策,把全村適宜種煙的110畝撂荒地統一流轉起來,按照“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模式發展烤煙產業。“那一年機遇好,煙草公司鼓勵發展家庭農場,扶持我5座密集烤房、360個煙夾,新建儲煙室8平方米、編煙棚10平方米。我自己也拿出30萬元積蓄,組建專業化服務隊,修繕育苗大棚……”劉美軍說。
在整個煙葉大田生產期間,劉美軍組織全村21名閑散勞動力,對煙葉生產每個環節嚴格分工協作、嚴格出勤考核、嚴格按工廠化生產程序組織管理。“2020年是一個豐收年,畝產值突破5000元。一年下來僅煙葉務工一項,全村9戶脫貧戶就實現收入19.8萬元,戶均2.2萬元。”劉美軍自豪地說,“當年我還被嵐皋縣評為‘脫貧攻堅優秀黨員’哩!”
此后,劉美軍的家庭農場連續兩年跨越兩個臺階。2021年,上等煙比例達80%以上,煙葉收購質量位居全縣第一;2022年,畝產值突破6000元。“劉美軍很了不起,用12年書寫‘金葉’傳奇,在全市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他還做經驗介紹呢。”嵐皋縣煙草公司副經理張建黨說。
如今,劉美軍也趕上了新潮流,在種煙的同時玩起了抖音,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網紅煙農”。“我現在堅持定期在抖音上更新煙葉生產技術方面的作品,粉絲都有3500多人呢,絕大多數都是煙葉種植戶。”劉美軍說。
得益于烤煙產業發展,現在的展望村,家家蓋起了樓房,添置了小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下一步,我力爭再帶動一批種煙能手領辦家庭農場,在此基礎上全面推廣煙豆、煙油輪作,帶動更多鄉親增收致富!”沐浴在春風里,劉美軍滿懷憧憬。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