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防控可有效推進生態保護……”5月11日,在福建南平市浦城縣山路村綠意盎然的煙田里,一場直播活動正在進行。福建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煙科所植保專家周挺正在以“生物防治、綠色防控”為主題介紹綠色防控的重要意義和相關知識。
煙田里,植保無人機來回飛防,煙農們放飛蚜繭蜂、放置蠋蝽防治蟲害,把廢棄地膜裝袋運出……生產的“綠”動無處不在。
近年來,南平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積極融入大農業發展,努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圍繞“生態、特色、優質、安全”的煙葉生產目標,堅持以綠色生產為基礎,開展病蟲害精準監測預警、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助推南平煙區煙葉提質增效。
目標引領下,南平煙區綠色生產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煙稻的科學合理輪作,有效降低了土壤病蟲源基數,南平煙區當前煙稻輪作覆蓋率達到98%以上;
近兩年,4.57萬畝病蟲害或低洼易澇的煙田得以優化,有效提升了煙葉質量;
100%落實煙田廢棄地膜和包裝物回收工作,有效減少了對水源和土壤的污染;
土壤保育工作中,示范推廣紫云英綠肥種植1.5萬畝,全面提升煙田生態系統自我調控能力,今年全市煙田“深翻+稻草溶田”面積達到16.5萬畝;
植保無人機全面使用無機鹽類安全農藥飛防統防統治葉斑類病害,今年預計飛防面積達48萬畝次;
……
今年,南平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制定綠色防控年度工作方案,成立項目領導小組,明確各項主推技術的主責部門和配合部門,各區縣局(分公司)由專人負責,共同推進項目實施。
同時,南平煙區全面落實“綠色防控示范區+輻射區”建設工作,覆蓋率達100%,其中松溪、順昌整縣推進綠色防控全程示范推廣,進一步突出了示范效應。
為促進關鍵技術順利實施,南平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在產前投入中加大對綠肥種植、稻草溶田、深翻曬白、地膜回收等土壤改良措施的推進落實力度,有效改良煙田土壤理化性狀;邀請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專家開展無人機飛防技術培訓,并強化不同階段、不同環節的煙葉綠色生產技術培訓;積極向煙農宣傳科學防病和規范用藥理念,組織9個縣市預測預報站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指導煙農精準施藥。
今年,南平市共推廣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24萬畝,實現全市煙葉種植面積100%全覆蓋,大農業放蜂30萬畝以上,推廣面積連續5年超過植煙面積。
在南平煙區,各類型誘捕燈矗立在田間地頭。據煙葉生產人員介紹,目前,各縣市核心示范區持續推廣物理防治技術,性誘、食誘、燈誘技術輻射4.06萬畝煙田,示范推廣雙色板1.5萬畝,有效減少了煙田蟲害。
此外,南平煙區還試點推廣了蠋蝽、叉角厲蝽生物防治技術。
在松溪縣天敵昆蟲繁育基地有兩個專用繁育室,房間內配置了照明燈、加濕器、空調等,蠋蝽、叉角厲蝽的幼卵在這里得到了細心呵護。“保種擴繁需要一定經驗,我們就像呵護嬰兒一樣,使溫濕度達到最佳,投放時也要關注天氣,確保幼蟲有適宜的生長環境。”煙科所研究員葉想青介紹道。目前,基地繁蟲量達1萬只以上,可有效防控2000畝以上煙田的斜紋夜蛾、煙青蟲等蟲害。
通過深化示范推廣,南平煙區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區、輻射區病蟲害致損率分別控制在0.44%和1.29%,病蟲防治更加精準。
為更好地服務全程綠色防控體系,南平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還初步建立了一支綠色防控專業隊伍,包含10名研發創新人員、30名技術推廣人員,組建了10支無人機植保統防統治隊伍,包含技術服務人員167人,可在一周內完成全市煙田飛防。
措施有力,落地有聲。在煙葉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綠色防控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越來越顯著,煙農對農業基礎防治、煙蚜繭蜂防治蚜蟲等成熟技術越來越認可。
隨著綠色防控和土壤保育技術的深入實施,如今的南平煙區,各項生產技術得到標準化、規范化落實,煙葉均質化生產水平進一步提升,田間煙株呈現“一川一色一高度”的良好長勢,煙農收益穩步增長,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