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山東煙區烤煙采烤的高峰時節。在山東濰坊諸城市賈悅鎮瑯埠高效農業綜合示范區,一臺大型采收機械正在煙田進行采收作業。隨著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烤煙的下部葉片被快速精準得采摘下來。
“實現機械化采收的目的是為了配合一種全新的智慧烘烤模式。這種智慧烘烤模式是近兩年來我們推行的箱式烘烤,它實現了煙葉烘烤流水線裝爐、信息化管理,讓煙葉烘烤更加輕松、高效。” 山東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科科長宋江龍介紹說。
煙葉烘烤 流水線裝爐
走進諸城孟友煙農專業合作社鄭家坡烘烤工場的農機棚里,可以看到機械化裝煙流水線傳送帶和裝煙大箱等設施整齊地擺放著。這里正在悄悄發生著一場煙葉烘烤方式的新變革。
如今在鄭家坡烘烤工場,不見了熱鬧的鮮煙分類綁桿、裝爐場景,取而代之的是流水線裝煙、機械化作業。
機械化采收的鮮煙通過特種運輸車運回,與流水線直接對接,再通過傳送帶將煙葉均勻地裝入到大鐵籠里。待鐵籠達到設定重量后,流水線自動停止傳送,用鋼條將煙葉鎖住固定后,再用叉車將其送到烤房門口,便可沿導軌輕松推入烤房,此時便完成整個裝爐過程。整個過程省時省力。
圖為“箱式烘烤”機械化裝煙環節
談及箱式烘烤方式的好處,孟友煙農專業合作社經理白中友當場算了一筆賬:傳統掛桿式烘烤分采收、綁桿、裝爐三道工序,需8人完成,每天最多裝2爐,每爐可容納2.5畝煙葉,畝均用工1.6個。箱式烘烤分采收、裝爐兩道工序,采用機械化作業,僅需5人即可完成,每天可裝4爐,每爐容納3.75畝煙葉,畝均用工僅0.33個。加上卸爐、烤后煙葉分級兩個環節,常規掛桿式烘烤每畝用工4.6個,而箱式烘烤每畝用工僅0.76個。
大箱烘烤方式可大幅度降低勞動強度,顯著減少用工成本,對緩解當前煙葉用工難題有很大作用,非常值得推廣。
數字化控制 信息化管理
烘烤是一件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有著很多的工藝要求和技術標準,箱式烘烤更是如此。
為降低烘烤工作的難度,進一步提升煙葉的烘烤質量,諸城市局(分公司)總結多年的箱式烘烤實踐,開發出常用的箱式烘烤標準工藝曲線。只需輸入采烤煙葉的品種、部位和編煙方法,系統便會自動匹配相應的烘烤工藝曲線,從而實現烤煙一鍵全啟動。
圖為煙站烘烤主管(左)與烘烤師一起調整智能烘烤曲線
張小兵是孟友合作社的一名烘烤師,承擔著鄭家坡烘烤工場60座烤房和1200多畝煙田的烘烤技術服務。以往,每年烘烤時,他需要連續工作12小時,為每座烤房設定烘烤曲線、巡查烤房,還要開具采收審批單以及對采收和綁桿情況進行督查,每天都忙得像個陀螺。
但現在,張小兵不用那么忙了,他指著烤房智能控制器下方的小黑盒——烤房溫濕度數據采集器說:“每座烤房都有個‘黑匣子’,它每5分鐘采集一次烤房干球、濕球溫度數據,并將數據實時上傳至精準烘烤管控系統。一旦出現掉溫、溫濕度傳感器損壞等異常情況,預警系統會自動發送報警短信,烤房溫度變化等情況也能在系統中實時監測。”這樣一來,張小兵只需要通過系統提示,根據經驗處理突發狀況就可以了。
對于孟疃煙站烘烤主管白緒海來說,該系統讓他可以時刻掌握服務區內所有烤房的運行情況。一旦發生異常,系統會自動發出提示,讓他通過手機及時了解突發狀況,并根據狀況指導烘烤師具體操作。這著實提高了效率。雖不能時時都在,但卻達到時時都在的效果。
機器提質 員工減負
相較于傳統的密集型烤房,箱式烤房采用箱式烘烤方式,能夠更好地解決裝煙量小、風速過大、煙葉內在化學成分轉化不充分等問題。經過烤制,煙葉的葉片結構更加疏松,油分增加,色澤光亮均勻,正反面色差小。
用叉車將成箱煙葉裝入烤房
隨著農村社會勞動力結構的變化,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已成為制約煙葉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用工多、勞動強度大的采烤環節,一直是制約煙葉生產減工降本的難點痛點。在這種情況下,采用箱式烘烤方式實現煙葉烘烤流水線裝爐、數字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不僅讓種煙變得簡單、輕松、高效,而且大大緩解當前煙葉生產中用工方面的問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