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到子云高是在烤煙種植合同簽約時,黝黑的皮膚,瘦小的個子,單薄的身軀,怎么也讓人聯想不到他竟然是百畝種植大戶。
子云高種煙已有19年之久,從最初的3畝烤煙發展至今達108畝,他是云南麗江市永勝縣順州煙區種植面積最大的煙農。2004年,子云高回鄉務農,種起了烤煙。“之前是在外出務工,在城里幫人家打打散工。每個月掙的錢也不多,連維持一家人的開銷都有點吃緊。當時家里兒子還小,想著回家來照顧一下家里人。種植烤煙收益也不錯,回家以后就打算學著種烤煙了。”子云高回憶起最初返鄉時的情形說道。如今,以前那個初學者,已經成為了村里種植水平數一數二的職業煙農。
隨著對烤煙生產技術的愈發熟悉,愛折騰的子云高已不滿足于幾畝、幾十畝的小規模種植。“當時家里供著兩個娃娃在讀書,壓力還是比較大。而且那時想起一棟小平房,需要很多的錢。于是抱著闖一闖的心態,打算種植100畝左右烤煙,以多掙一點錢。”子云高談起當時的想法。
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子云高從2014年烤煙收購結束后就四處籌集資金,將烤房新建至10座。來年小春收割后便四處租賃、流轉集中土地,開始大面積種植烤煙。2015年,他的烤煙種植面積就已突破100畝。
一心想闖一闖的子云高,在擴大種植面積后,卻沒掙到錢。“剛起步那一年,其實沒賺到啥錢,勉強保了個本。”子云高說。
原來當時剛輪換烤煙品種,沒把控好煙葉烘烤質量,導致了種煙收入減少。子云高痛定思痛,在下一年的煙葉生產過程中,倒排農事,規范操作,探索適合自己大面積種植、烘烤的道路。
為進一步降低人力成本,子云高又花了一大筆錢添置了一臺起壟機、一臺覆膜機。在摸索前進的過程中,子云高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方法。在租賃土地時,注重“新地”輪換。即只租借當年未種植過烤煙的土地,有效利用土地,合理輪作。在生產用工時節,他只雇用村里有種植經驗的農戶,充分保障了各環節的生產質量。
子云高(左一)與技術人員探討交流。譚希晶 攝
近些年來,還采用“烤煙+玉米”“烤煙+豌豆”的種植模式,既增加了收入,又改善了土壤肥力。子云高的種煙收入逐年提高。現在,家里的土坯房變成了小洋房,還購置了小汽車,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
2021年,子云高的兒子子中福大學畢業了。眼下兒子的就業成了全家的大難題。令人意外的是,子中福畢業后想要在家和父親種植烤煙。
“現在種煙價格穩定,效益也很好,只要他愿意靜下心來好好干,是個不錯的路子。”子云高說道。
現在,村里隨處可見子云高帶著兒子干活的忙碌身影。從煙田整地理墑到烤煙揭膜培土,子云高無不一一將積累多年的生產經驗傾囊相授,兒子也正學得起勁。談起明年的種煙規劃時,父子倆信心充足。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離不開像子云高這樣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人,他們返鄉創業扎根鄉村,用汗水和努力澆灌故土,在廣袤的農村走上致富的新路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