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防控一樣能控制病蟲害,產出好煙葉。”近日,在山東濰坊諸城市賈悅鎮前徐村的煙田里,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洛莊煙站站長孫玉軍望著整齊一致、分層落黃的煙田,油然贊嘆。
近年來,濰坊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建設美麗煙區、服務鄉村振興”為己任,探索綠色生產模式,推廣綠色生產技術,強化綠色示范帶動,為美麗鄉村添“亮色”。
用好天敵“小蟲子”
“這兩年俺在煙草部門的指導下用上了綠色防控的新技術,他們免費提供的幾種‘小蟲子’就能管大用,把它們放到煙地里,還真能把蚜蟲、煙青蟲、棉鈴蟲等這些害蟲給治住,這項新技術不孬!”近日,正在煙田里采收煙葉的諸城賈悅鎮煙農徐西輝說。
“快來看,咬到害蟲了,這個蠋蝽太厲害了,才放上去一會兒,它就能找到害蟲,我覺得這技術靠譜……”昌樂縣鄌郚鎮煙農張啟進欣喜地說。
圖為天敵昆蟲蠋蝽捕殺煙草害蟲
煙農徐西輝和張啟進所說的新技術,屬于“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措施,是濰坊煙區近年來積極倡導生態綠色生產一體化發展的一部分。那些“小蟲子”是防治煙草害蟲的天敵昆蟲,主要有煙蚜繭蜂、麗蚜小蜂、赤眼蜂和蠋蝽。
濰坊煙區通過對害蟲危害種類精準調查研究,明確了“四蟲”的防控靶標,即蚜蟲、煙青蟲、棉鈴蟲和煙粉虱,繁育相應天敵昆蟲,形成了“三蜂一蝽”的天敵昆蟲應用技術體系,為煙草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又添上了濃厚的一筆。
濰坊市局(公司)煙葉生產科科長王術科詳細地介紹說:“自然界物種間都存在著相生相克的關系,煙草有害蟲,害蟲也有天敵,小到一塊田地、大到一個煙區都有自己的微環境。我們通過應用‘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技術,不僅能有效防治害蟲,還能降低煙葉農殘、提高煙葉安全性、保護生態環境,這非常符合綠色化、低碳化高質量發展要求。”
打好科學“組合拳”
近年來,濰坊煙區按照“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物理防治為重點,嚴控化學農藥使用”思路,集成優化相關技術,構建起較完善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農業防治方面,落實“三深一高一平衡”和“三減一增一優化”措施,即深耕翻、深栽煙、深挖溝、高起壟、營養平衡和減氮、減田間廢棄物、減農事操作、增施有機肥、結構優化相關措施。物理防治方面,全面推廣誘捕器、波爾多液等預防性藥劑;生物防治方面,主要推廣“三蜂一蝽”和植物疫苗、微生物制劑。
圖為工作人員在為煙農培訓宣傳綠色防控技術
濰坊市局(公司)高度注重綠色技術的示范性和“含金量”,積極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深入開展聯合攻關研究,在山東煙草工商研融合創新園開展蟲害調查、天敵昆蟲繁育、室內觀察及大田試驗,確保綠色防控技術成熟一項、示范一項、推廣一項。
“通過探索研究,在煙青蟲、棉鈴蟲的防治方面,我們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立體式閉環綠色防治技術體系,即在害蟲卵期用赤眼蜂防治、幼蟲期用蠋蝽防治、成蟲期用誘捕器防治,實現了害蟲全生育期的閉環綠色防治,防治效果可達80%以上,減少化學農藥施用60%以上。”濰坊市局(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副主任高政緒說。
目前,濰坊煙區已經構建起了一套完整的田間綠色生產技術體系,煙葉質量安全持續提升,煙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獲得了煙農一致好評。
建立綠色“示范區”
綠色生產就是綜合采取農業、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加強化學品污染源頭管控,加快煙葉生產綠色化進程。推行綠色防控技術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煙葉內在質量逐步提升,煙葉生產持續健康發展,其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深受當地煙農歡迎。
圖為煙葉綠色防控示范區
據統計,近五年來,濰坊煙區推廣誘捕器誘殺煙青蟲、棉鈴蟲,大田普噴2-3次波爾多液,累計推廣面積50萬余畝;推廣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49萬余畝,麗蚜小蜂防治煙粉虱技術30萬余畝,赤眼蜂防治煙青蟲、棉鈴蟲技術12萬余畝,蠋蝽防治煙青蟲、棉鈴蟲技術6萬余畝,提高了煙葉質量安全,保護了煙區生態環境。
“自推廣綠色防控技術以來,煙農由開始的不接受到接受,再到積極主動去使用該項技術,充分體現了綠色防控的技術優勢,也說明了該項技術效果是顯著的,選擇是正確的。”諸城市局(分公司)實驗站站長管恩森結合他這幾年的觀察研究由衷地說。
濰坊煙區在加強綠色示范,推廣綠色技術,引領綠色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嘗試。目前,濰坊煙區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已實現全覆蓋推廣,麗蚜小蜂防治煙粉虱技術已在全市60%以上的煙田推廣應用,赤眼蜂和蠋蝽防治煙青蟲、棉鈴蟲技術在濰坊煙區已得到較好的示范應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