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時不等人,采摘正當時。近日,湖北來鳳縣綠水鎮大堰塘村種植的120余畝雪茄煙陸續進入采收晾制階段,忙碌幾個月的煙農們豐收在望。
雪茄煙葉產業發展鳥瞰圖
在堰塘村的煙葉種植地里,一塊塊郁郁蔥蔥的煙田、一株株壯碩向上的煙桿、一片片青翠肥大的煙葉,仿佛給大地披上了“綠裝”。連片種植的雪茄煙長勢喜人,煙農們揮汗如雨,忙著采收煙葉。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們也一起下到田間地頭,搶抓農時,采摘煙葉、裝車運輸,然后拉到廠房編桿、晾曬,吹響“雪茄煙采收晾制”集結號,堅持為民服務暖民心。
“去年年初,我們駐村工作隊確定了以煙葉種植為主的產業發展方向后,通過引進雪茄煙科研項目,以村集體經營公司承頭,流轉土地105畝,帶動農戶煙葉種植總計120畝,通過‘傳幫帶’科研基地,給本村煙農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指導,目前進入了采收晾制高峰階段,田間長勢喜人,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來鳳縣綠水鎮大堰塘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童代亮一邊將采摘的雪茄煙葉裝車運輸一邊高興地說道。
“在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駐村工作隊和村黨支部的引導和培育下,現在雪茄煙已經成為我們村的主導產業,一畝煙產值約6000元,雪茄煙真正變成了‘黃金葉’。”來鳳縣綠水鎮大堰塘村黨支部書記楊昌柱喜上眉梢。
支部建在產業鏈上 黨員率先示范
綠水鎮大堰塘村曾經是一個貧困人口占40%以上的落后村,村里資源少,產業匱乏。近年來,來鳳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通過發揮黨組織的堡壘作用,依托駐村優勢,聯合村“兩委”用“黨建鏈”串起“產業鏈”,大力發展雪茄煙產業,讓支部建在鏈上、黨員聚在鏈上、村民富在鏈上。
“我村種植烤煙歷史悠久,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人種煙。但多年來煙葉生產一直沿用‘小農生產、粗放管理’的模式,所以前幾年,煙葉存活率沒有提上去,群眾種煙積極性并不高。”談起前些年村內煙葉的發展,大堰塘村黨支部書記楊昌柱頗有感觸。
如何破解發展難題?2021年底,來鳳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駐村工作隊聯合綠水鎮大堰塘村,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探索實施“遮陽網栽培”煙葉種植技術,提升煙葉的產量和質量。
同時,駐村工作隊將黨建工作充分融入煙葉生產中,由駐村工作隊黨員干部牽頭建立75畝“支部示范片區”,以“產業鏈延伸到哪里,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就發揮到哪里”的思路,發動村內2名年輕黨員發展15畝“黨員示范田”。
雪茄煙產業示范區建設
“在推動這一模式上,我們很快就想到了支部、黨員的引領作用,支部搞示范片區證明決心,黨員搞示范田帶動村民。所以,我們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煙葉產業就發展了105畝,預估收入60萬元以上。”楊昌柱說。
黨員何云剛是村內煙葉種植大戶之一,前些年,由于擔心銷路,他一直不敢擴大種植規模。為提高村民的積極性,今年年初,經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宣傳引導,與當地煙農簽訂“煙葉種植收購合同”,何云剛將自己的1畝煙田擴增至5畝,收入3萬余元。
“種煙雖然忙一些,但收入遠遠大于種植糧食作物,再加上村里跟煙草公司簽訂了合同,讓我們在發展烤煙種植中吃上了‘定心丸’。”何云剛笑著說道。
煙農獲得切身利益后,黨員主動“亮身份”,深入田間地頭,幫助其他煙農進行技術宣傳和跟班勞動,逐步形成了“支部示范區—黨員示范田—示范戶—輻射農戶”發展模式,村民種煙積極性高漲。
黨員帶技術下沉 傾力幫扶解難題
來鳳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與駐村工作隊主動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為破除百姓“畏難情緒”的思想桎梏,將基層黨支部下沉到駐點村,鼓勵村民自己種植雪茄煙葉,自己當老板,并讓每名黨員聯系2戶煙農,為煙農進行技術指導,解決發展難題。正在自家雪茄煙田里采摘煙葉的唐明頌就是今年趁著村里發展產業的東風,從打工人搖身一變成了老板。
“我原來在外面務工,今年準備回鄉搞個發展,正好遇到我們村駐村工作隊的動員,發展煙葉,最開始我還是持觀望的狀態,后來通過尖刀班的動員和煙草公司黨員聯系幫扶,幫助我解決了啟動資金和指導技術,我種出了10畝雪茄煙,通過目前的田間長勢,今年煙葉肯定是個豐收年!”來鳳縣綠水鎮大堰塘村村民唐明頌激動地說道。
今年8月,大堰塘村部分煙農的雪茄煙出現青枯病,駐村工作隊第一時間與雪茄煙葉收購站聯系增派技術力量到該村,通過無人機打藥,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來鳳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還給綠水鎮大堰塘村駐村工作隊下派2名技術員,采取“流動”與“駐村”相結合的方式,對煙葉種植關鍵環節與示范片區整體規劃進行指導。
技術員盧必友介紹,在煙葉種植時期,他們堅持每戶煙農必訪、每片煙田必到、每個問題必解,及時到煙田現場查看煙葉長勢情況,現場講授煙葉種植技巧,指導煙農進行科學晾制。同時聚焦煙農“急難愁盼”的問題,建立了微信群、設立服務電話,以煙農呼聲為第一信號、以群眾利益為第一追求,謀實招、求實效。
大堰塘村駐村工作隊還為村里配套建設15個晾煙房作為集體經營性資產,每年按照每間300元的收費標準租賃給煙草公司,既確保煙葉成熟采收及時烘烤,又拓展了村集體固定資產經營性收入。
“我們投資45萬元建起了晾房,搭建了37個大棚,吸納村民在這里務工。在政策上投入2萬元作為農藥、肥料補貼,以‘保姆式’護航增強該村的造血功能,在后期,我們將繼續宣傳推廣煙葉種植,通過駐村幫扶,讓更多的農戶參與其中,讓煙葉種植成為本村的主導產業,成為農戶發家致富的路徑。”來鳳縣煙草專賣局駐大堰塘村第一書記童代亮說。
在今后的鄉村振興工作中,來鳳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將圍繞鄉村振興“擦亮三張名片(紅色引領、金色致富、綠色發展),強化六個建設(紅色文化建設、村級陣地建設、產業綜合體建設、村集體經濟建設、特色村莊建設、和諧鄉村建設)”總定調,聚焦工業品牌原料適配率,緊盯中高檔雪茄煙葉開發園建設目標,將進一步加大工商研學合作力度,著力打造“兩園兩基地”,提升“黃金葉”富民強縣的成色,擦亮“黃金葉”振興鄉村的底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