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來臨,在琉璃萬頃的撫仙湖畔,一片片綠色的煙田開始染上了淡金色的外衣。眼下正是煙農們最忙碌的“趕烤季”,一沓沓泛著金色的煙葉被整齊地碼上農用三輪車,送入云南省澄江市黃家營社區新建成的電烤房。
“以前用煤炭烘烤,一待就是一身灰,現在用電能烤房烤煙,烤房內外干干凈凈。”澄江市黃家營種植大戶熊兵對新烤房烘烤贊不絕口。
澄江市黃家營社區新建成的電能烤房。
在龍街街道黃家營社區烘烤工場,80座集群密集式烤房全部用上了電能,節能環保,煙葉烘烤更精準高效,煙葉烘烤質量明顯提高,減工降本成效突出。
“傳統烤煙模式,每隔2—3個小時就要人工增減煤火,要持續值守7個晝夜,費時費力還污染環境,煙葉質量也沒保障。現在電烤房是全自動控制溫度、濕度及火候,只需一人操作軟件即可,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和燃料成本。”黃家營社區烤房群烘烤師童國鑫說。
村民利用電烤房烘干菊花。
電烤房在整個烘烤過程可達到煙塵、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助力“綠色烘烤”,實現煙區“無煙”。根據已有的烤房統計數據,以每座鮮煙葉裝載量3500—4500千克,產出初烤煙葉400—500千克為基準進行數據比對,每座電烤房初烤煙葉烘烤成本為700—800元,與燃煤、生物質顆粒為燃料的設備相比,可節省50%以上的烘烤成本。而且電烤房通過更精準的溫濕度調控,大大降低烤壞煙葉比例,優質煙葉產出達到95%以上,大幅提高煙葉品質為煙農增收打下良好基礎。
工作人員查看電烤房溫濕度數據。
為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農業生產減工降本,2023年澄江市建成電能烤房220座,電能烤房建設累計達500座。澄江市煙草專賣局配套相應電烤房商品化烘烤補貼政策,在核心煙區100%組織實施專業化、商品化烘烤模式,全市清潔烘烤推廣面積3.6萬畝,推廣比例為60.25%。
下一步,澄江市將積極探索電烤房的綜合利用、產業融合發展道路。在非烤煙季利用電烤房進行菊花、核桃等農產品烘干,利用電烤房設備的制冷功能進行藍莓冷藏保鮮,實現電烤房多重利用無縫銜接,為村民算好“經濟賬”“生態賬”,把“煙葉+特色農產品”多元模式再次向縱深推進,助力“一村一品”建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