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農在煙地里套種糧食作物。王世良 攝
9月26日,四川會東縣糧煙現代農業園區官發糧煙融合示范園區,煙葉采收進入尾聲,田間地頭仍然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忙著給煙地里套種的大豆、玉米等糧食作物進行田管。
“我們合作社積極響應‘糧煙融合’政策,今年在園區種植的100余畝烤煙,全部套種了黃豆、玉米、油菜等。現在都已經出苗了,長勢很不錯。”會東縣祥云烤煙綜合服務合作社負責人張文銀說。
近年來,會東穩步推進糧煙融合發展,科學有序開展輪作、間作、套作,力爭土地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今年我們印發了糧煙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統籌涉農資金,在全縣8個鄉(鎮)打造10個‘煙+玉米、大豆、蕎麥、麥類、豌豆、油菜’示范片。”會東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聶學明說,該縣對示范片范圍內的種糧農戶給予種子補貼,帶動全縣19個鄉鎮(街道)實施糧煙融合12.98萬畝,預計增加煙農收入2億元以上。
示范成效也開始顯現。看到園區的套種作物長勢好,會東縣鲹魚河鎮筆落村村民李洪兵盤算著,在自家的50畝烤煙地里套種一些大豆和玉米,以增加收入。
到“十四五”末,會東力爭實現糧煙融合發展30萬畝,預計每年增加糧油產量7.5萬噸,增加煙農收入3億元以上,讓煙農“錢袋子”鼓起來,“米袋子”滿起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