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圍繞“一株煙”與“N產業”兩大關鍵詞,著力打造優質特色煙葉核心示范區、實施鄉村振興美麗鄉村戰略先行區,注重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紅色文化傳承,推動產業興、村民富、鄉村美。
優化布局 夯實基礎
按照煙區建設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尋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產業發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著力穩定核心煙區,積極發展適度規模連片種植,進一步增強優質煙葉原料的基礎保障能力。
“每年,我們都會根據實際需求對整個煙葉產區的布局進行規劃。”尋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生產管理股負責人饒清琳說。
一方面,著力穩固核心煙區,尋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優化種植區域布局,為好田好地種好煙打下堅實基礎。核心煙區占比由2019年的21.62%增長到2023年的44.21%。
另一方面,他們積極發展適度規模連片種植,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和集煙田宜機化改造,全縣戶均種植面積由2021年的11.65畝增加到2023年的13.41畝。
“以前地塊太零散、配套設施又不足,種煙費時費力。”倘甸鎮新平村委會趙家村民小組村民趙大祖說,幾年前,每到移栽、采收等用工高峰期他都發愁,對于機械化作業更是“想都不敢想”。
當下,走在倘甸鎮張家碾子連片種植區里,煙葉采收烘烤工作如火如荼。這里煙田水利設施完備、煙路修建齊整,具備“集中連片、作業高效、灌排順暢”的建設要求。在尋甸煙區,像這樣的高標準煙田隨處可見。
科技興煙 擦亮“綠”本色
綠色,是煙葉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走進尋甸河口鎮北大營連片區,煙田環抱在綠水青山間,每隔一段距離,就有藍板和殺蟲燈佇立其中,合作社相關工作人員在耐心檢查田間清潔和垃圾回收情況。
“所有的田間污染物、廢棄地膜都被100%回收。從育苗開始,每一個生產的關鍵節點都會有專人過來指導和監督。”普仕勇是河口鎮北大營村民小組的一名職業煙農。
2022年,尋甸全縣推進煙草STP(煙葉可持續發展)項目,由于技術成熟、管理精益,獲得全省煙區評級第一的高分。
“優質煙葉,源于優越的自然條件,更源于嚴苛的管控。”尋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方榮啟表示。
近年來,尋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構建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為重點,物理防治為輔助,化學防治為補充”的綜合防治體系,全面推廣綠色防控技術。以STP為抓手,他們積極推動“四蟲一劑”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依托全縣14個農殘監測室100%推行田間鮮煙葉和烤后煙葉農殘快檢技術,100%實施廢舊地膜回收,持續推動廢舊漂盤回收再利用,著力構建綠色發展長效機制。
在尋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烘烤師楊光普看來,烘烤原料的變化也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
尋甸縣富聯烤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朝富說,自從煙草公司推廣使用了生物質燃料,整個烤房及周邊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截至目前,尋甸縣已有4002座以生物質燃料烤房投入使用,其中生物質智能化新型密集烤房 2972座,共覆蓋烘烤面積5.98萬畝;建成5個生物質加工廠,產能近萬噸,實現綠色燃料自給自足。
產業融合 開辟“增”渠道
漫步尋甸大地,處處生機盎然,煙農的幸福指數在不斷提升。
近年來,尋甸縣緊緊圍繞“以煙促糧、以煙穩糧”工作主線,依托煙葉基礎設施,鼓勵煙農流轉閑置煙田,發展“烤煙+飼草、烤煙+油菜、烤煙+蕎”等多元種植模式。
依托功山鎮“一鄉一品”“功山羊”養殖產業與省種羊場的技術支撐,尋甸綱紀煙區產業綜合體以“煙葉+飼草+養殖”作為第一產業,飼草加工廠、有機肥加工廠作為第二產業,聯合社下屬的六大中心作為第三產業,自然形成了飼草供養功山羊,功山羊的糞便和廢棄秸稈用來生產有機肥,機肥施用給烤煙和飼草的綠色循環體。
“我們將繼續在優化布局、發揮科技力量、發展多元產業等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尋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劉宏松如是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